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3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智能感知避障 确保飞行安全
http://www.CRNTT.com   2024-08-03 14:40:23


  中评社北京8月3日电/据大公报报导,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低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高科技和数字基础设施的支持。稳定、可靠的通信和感知网络是低空经济顺利运行的前提条件。

  鹏城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认为,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筑牢三个“底座”,即政策“底座”、数字技术“底座”和服务“底座”。近两年来,我国低空经济的“底座”在国家相关部门及各界的推动下已逐渐夯实,数字技术“底座”作为低空经济顺利实施的核心因素,现有的4G、5G网络却不完全适应低空经济的需求,还缺乏必要的感知能力,无法有效监控空域内的活动。“低空网络的发展需要具备感知能力,能够识别和监控空域内的无人机和其他飞行器,这是当前低空经济发展的主要技术瓶颈,也是需要尽快解决的紧迫问题。”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CTO黎曦受访时指出,无人机搭载的智能感知与避障技术可以实时感知周围环境中的障碍物并自动避让,大大降低了飞行过程中的碰撞风险。而通过预先规划巡检航线并结合自主飞行技术,无人机可以自动完成巡检任务,无需人工干预。这不仅提高了巡检的效率和准确性,也减少了人为因素导致的安全风险。黎曦表示,深圳前期主要在平台的规划与建设发力,目前已经发布了SILAS系统,下一步计划推进基础设施的场站建设,预计明年空中物流交通飞行总量增长2-3倍。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