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9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建激励机制 让人才留得住
http://www.CRNTT.com   2024-07-28 18:56:28


  中评社北京7月28日电/据大公报报导,《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要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全国青联委员、深圳市政协委员、新界社团联会理事长谭镇国向《大公报》记者说,《决定》为香港在大湾区的建设和未来发展绘制了清晰的蓝图,香港应该把握历史性新机遇,更好发挥“超级联系人”角色作用,在更大的舞台上书写出国际都市的精彩篇章。

  谭镇国说,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内的重要城市,香港有着独特的优势和挑战。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香港应该进一步加强与内地的经济合作,拓展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等领域,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对于疫情后的“港人内地消费潮”,谭镇国形容为“双向奔赴”。他观察到,大湾区生活圈的形态已经成熟,尤其是在新界与深圳的交界处,水货问题已成过去,取而代之的是反向代购的现象,市民来往深圳、珠海不再只为休闲,而是成为日常生活。谭镇国建议,香港应该在口岸地带打造“双城生活经济圈”,让香港与深圳的融合发展不再只是口号,而是成为两地居民生活的实际体验。

  《决定》中还提到了香港的另一个重要使命──成为国际高端人才的聚集地。谭镇国认为,这是香港保持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他强调,香港需要搭建一个国际化的人才舞台,并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让人才来得了、留得住。“单靠现有的财政诱因并不足够,重点是如何进一步建立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为高端人才提供更多发展机遇和空间。”

  总结而言,谭镇国认为,《决定》为香港在大湾区的建设和未来发展绘制了清晰的蓝图。香港应更好发挥“超级联系人”的角色,为中国企业、中国品牌“走出去”提供便利,也助力国家将外企外资“引进来”,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及创新驱动发展上有所作为。期待香港在更大的舞台上找到新的发展节奏,续写国际都市的精彩篇章。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