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8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网评:建设高标准农田 夯实农业强国根基
http://www.CRNTT.com   2024-07-17 15:10:51


  中评社北京7月17日电/网评:惟改革创新者胜

  来源:光明网 作者:罗贤宇(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近日,国家统计局农村司解读夏粮生产情况时通报,2024年我国夏粮获得丰收,夏粮播种面积保持稳定,每公顷单产比上年增加135.4公斤,全国夏粮总产量14978万吨(2996亿斤),比2023年增加362.7万吨(72.5亿斤),增长2.5%。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推进,为稳定全年粮食生产奠定了扎实基础,也为全方位夯实农业强国根基提供了关键支撑。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新时代发展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的生动体现,对于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打好制度、资金、管护、科技“组合拳”,为新时代新征程加快农业强国建设开拓新局面。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这一重要议题已经连续十余年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据统计,2018—2022年间共新建高标准农田4.56亿亩,截至2023年年底,全国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过10亿亩,建成了一大批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优质良田,有效破解人多地少水缺的资源制约瓶颈。同时,我国致力于构建集中统一高效的农田建设管理新体制,从实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到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见》,再到发布《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等,这一系列制度设计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明确了方向、目标、路径,彻底改变了农田建设领域“五牛治田”的局面,守住了耕地红线,防止了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为统筹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