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仓建设仍存难点堵点
调研中,受访企业反映,海外仓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
例如,多位企业负责人反映,现在不乏“操场搭大棚、车库做仓库”的“海外仓”。这些企业没有正规的仓库,也没有和海外物流企业合作的快递账号,运营起来往往变成“向企业A借仓库,向企业B借快递账号”,打价格战。出了问题则“与我无关”,做不下去就“卷款跑路”。
此外,记者瞭解到,部分不法的跨境物流公司抓住“时间差”漏洞——一方面国内租用海外仓的工贸企业需要“先付款才能出货”,另一方面运营海外仓的企业和国外物流企业结款是周结、月结。国内一些工贸企业支付物流费用后,发现运营海外仓的公司在给物流企业付款前“跑路”,造成经济纠纷和损失,“几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业内人士介绍,建立海外仓资金投入较高,需要投入租赁、人工、信息化建设等费用,回报周期较长。以美国海外仓为例,购买一个一万平方米的海外仓,均价在1000万美元以上(不含设备及软硬件投入),如租赁一个一万平方米的海外仓,年租金平均在120万美元以上,再加上仓租和人工成本不同程度的上涨,对海外仓服务企业来说,年平均使用或出租率达到80%以上才能保本盈利,企业在资金成本和专业运营能力上均面临较大压力。因此需要一些更灵活的融资方式支持海外仓企业与行业的发展壮大。
对此,不少企业呼吁尽快制定海外仓行业规范和标准建设。受访的浙江企业表示,浙江省定期评定并每年审核“省级公共海外仓”对企业帮助很大,通过官方定期对企业进行评估,优胜劣汰的同时进行补贴,避免“撒胡椒面”,让外贸企业能迅速找到合法合规且具备实力的海外仓企业,避免“出海”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