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6月12日电/据新华社报导,2023年的7月,海河流域发生流域性特大洪水,对京津冀的防洪安全带来了极大考验。
水旱灾害防御是水利部门的天职。将近一年的时间过去了,首都北京的现代化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建设情况如何?洪涝灾害防御能力是否得到进一步提升?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近日走进北京市丰台区、门头沟区,走访瞭解永定河官厅山峡区间雨水情监测预报现代化试点建设的最新进展。
第一道防线:防线外推,延长“云中雨”预见期
在卢沟桥水文站,记者远远就看到一座新矗立而起的“铁塔”,让这座北京最古老的百年水文站平添了新的“耳目”。
“大家现在看到的45米高塔上正在运转的设备,正是此次建设的相控阵型测雨雷达,雷达每40秒扫一圈,可不间断地输出分钟级的实况降雨数据”,北京市水文总站副主任杜龙刚说,“它和官厅山峡区间白草畔、东大坨的另外两部测雨雷达组网应用,共同构建覆盖永定河流域北京段的‘云中雨’监测体系。”
针对“云中雨”的雨水情监测预报正是北京科技防汛的“第一道防线”,它由气象卫星和测雨雷达加降雨预报模型、产汇流水文模型、洪水演进水动力学模型组成,这一套组合“武器”可实现“云中雨”监测预报并延伸产汇流及洪水演进预报,有效延长降雨预见期。
“测雨雷达可以对地面0到2公里垂直高度范围内大气中的液态水实现超精细化格点扫描和测量,这个高度是最易形成降雨的高度。”北京市水文总站预报科副科长张欣介绍,此次建设的相控阵型雷达相较于传统的机械型测雨雷达,具有扫描效率高、时空分辨率高、稳定性高等优势,比气象雷达探测降雨范围更加精准,相当于把人身体检的B超提高到了核磁共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