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 
中评论坛:习近平重要涉台论述解读
http://www.CRNTT.com   2024-05-13 00:09:20


 
  两岸恢复交流互动30多年来,上述三套史观及衍生的论述、政策基本上属于三者并行、强弱有序的关系,但常常遇到“讲不通、理不顺、说不清”的问题。而北京“习马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四点意见,从“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的高度,并基于十八大以来对台工作实践经验,建构了“融合史观”,这一史观对上述三个史观具有统御、贯通、整合的重大作用。

  事实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理论体系,恰恰是从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台工作重要论述之中,积累提炼、发展深化、创新升华而来:总书记率先提出“两岸一家亲”,其后发展为“中华民族一家亲”理论;总书记率先提出“两岸命运共同体”,其后发展为“中华民族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总书记率先提出“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其后发展为“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理论。

  如果说总书记的“1·2”重要讲话,是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政治纲领和政治主张,那么北京“习马会”的四点意见,则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对国家统一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主要有三点核心意义:

  一是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框架之下,深入思考两岸和平统一的政治基础、文化基础、思想基础之间的关系。二是从中华民族绵长福祉的脉络之下,深入思考两岸各领域、各阶层、各界别交流交往、交融交心的方法论与路线图。三是从“大一统”与“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历史观视域之下,深入思考两岸关系现状以及统一后“两制台湾方案”。

  “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回答了两岸关系的七个难点和问题

  今年初《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正式出版发行,这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理论化的重大里程碑,核心是明确了“中华民族”定义:“中华民族是中华大地各类人群浸润数千年中华文明,经历长期交往交流交融,在共同缔造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具有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人们共同体;在今天主要包括具有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大陆各族同胞、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台湾同胞以及海外侨胞。”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