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清明”最初只是一个节气的名称。在数千年的历史流变中,清明融汇了寒食节与上巳节的内容,杂糅了多地多种民俗为一体。寒食节一般在清明前一两日,这一天人们要禁烟火、吃冷食,扫墓祭祖;上巳节俗称“三月三”,这一天人们会结伴去水边沐浴,意在洗去一年的晦气、祓除不祥,即为祓禊(fú xì)。由于上巳、寒食与清明时间相近,唐宋以后,清明节逐渐融合寒食祭祀、上巳游春等节俗,传承至今。
清明节是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也是一次宣泄哀伤的机会。中医认为,清明祭扫,怀旧悼亡,有利于疏泄情志、消除不良情绪,促进心理健康。但对于失去至亲的人,此时容易触景伤情,特别是老年人,可能会有较大的情绪波动,家人要注意多陪伴,帮助老人疏缓情绪,切忌悲伤过度,以免影响身心健康。
游春踏青,折柳祈福
清明是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的欢乐节日。把祭扫与游玩结合起来,彰显了清明丰富的内涵——生者与逝者、哀伤与欢乐,看似相悖,此时却得到了和谐统一,昭示出清明“追思先人,勿忘生者”的本质。
明代《帝京景物略》记载了祭扫与郊游并行不悖的情形:“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拜者、酹者、哭者……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古时人们在坟前哭祭完毕,找个好地方,摆上酒菜野餐,喝酒赏春甚至都喝醉了。在古人看来,祭扫是对逝者的告慰,踏青则属于生者的美好,向死而生,方是清明。
唐代诗人白居易说“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清明时节,惠风和畅,万物欣荣,在这样的春日,人们呼朋引伴,或老少同行,或男女相伴,徜徉在春风里,一起走向原野、亲近大地、回归自然、拥抱春天。
早在唐宋时期,人们就极爱春游踏青。“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唐代诗人杨巨源道出了当时春游赏花的火热场景;宋代程颢则在《郊行即事》中说:“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提醒人们莫要乐而忘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