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中国龙头企业的竞争力显着增强。中国有5家、7家和6家企业在2023年位居世界造船完工期、新接订单和手持订单的前10强,特别是中船集团的三大造船指标都位居各集团之首。
除总装水平凸显以外,国产配套产品的应用加速也助力中国产业链不断增强。自2021年以来,在疫情和供应链问题导致全球物流受阻的情况下,国产配套产品的快速发展有效支撑了船舶总装企业的生产。例如在钢材方面,大型集装箱船的止裂板全部实现了国产替代,一些化学品船使用的国产不锈钢也提高到90%以上。
从细分船型来看,散货船、原油船、集装箱船等传统船型是中国船舶行业的优势领域,自2010年起便展现出了明显的比较优势。随着技术水准的提升,中国也开始大量接单生产化学品船、滚装船、冷藏船及汽车运输船等。近年来,汽车运输船和多用途船的市场表现尤其突出。
从企业角度来看,中国大型船企承接了主要的主流船型的订单。而中小船厂特别是“专精特新”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在与日本、韩国等主要竞争国相比时都具有显着优势,它们主要承接一些特种船的订单。通过错位竞争和相互配合,中国在18种船型中的14种达到了全球领先地位。
对中国各造船厂而言,维持2年半或更长时间的订单量被视为正常运营状态,能够确保持续地生产活动。目前,中国船舶行业的订单量普遍保持在3年半左右,这主要得益于当前市场需求的旺盛,预计直至2026--2027年间,多数企业的生产安排已排满,部分企业已将生产计画安排至2028年。
从全球船舶生产的周期性角度来看,从2021年以来,全球造船业进入了新一轮上升周期。2001--2010年是全球造船业的上一轮高峰期。2011年到2020年是一轮下降的调整周期,2021年以来,实际上是一个新一轮上升周期。预计至2030年,船舶行业将处于波动上升的周期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