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3月15日电/自20世纪初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学发展经历了起步、停滞、形成和完善四个阶段,现已进入全面深化与转型的新时期,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的农村经济学势在必行。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的农村经济学,核心是构建中国特色的农村经济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不能以城乡融合为由,否定农村经济学存在的必要性
农村是城镇之外的其他一切地域,是承担乡村功能且具有自身独特性的地域综合体。农村经济本质上是一种区域经济,具有地域性、综合性、脆弱性和二重性特征;它是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和质量事关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作为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农村经济学是从城乡融合的视角,以农村经济整体为研究对象,探讨农村经济活动、发展演变及其相互关系和规律的科学。关于农村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探究农村经济规律的观点,认为农村经济学是探讨农村经济规律的科学。二是探讨农村经济关系和规律的观点。这是对前一种观点的修正和补充,认为农村经济学是研究农村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规律的科学。三是“三农”视角的观点。有学者把农村经济学等同于研究“三农”问题的经济学。尽管农业、农村、农民三个问题相互影响并交织,需要统筹考虑和综合研究,但因研究对象和侧重点的不同,它们属于不同学科。
综合现有研究成果,并考虑农村经济发展趋势和新情况,笔者认为,农村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是从城乡融合的视角,以农村经济整体为研究对象,探讨农村经济活动、发展演变及其相互关系和规律的科学。作为区域经济学的重要分支,农村经济学同样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应用性三个基本特征。城乡融合视角是开展农村经济研究、探寻农村经济规律的基础和前提。不能以城乡融合或城乡不可分割为由,否定农村经济学存在的必要性,正如不能否定城市经济学的存在一样。农村经济学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农村经济学的重要性可以从与相关学科的关系来看。
一是与农业经济学的关系。农业经济学以农业为研究客体,重点考察农业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属于产业经济学的范畴;而农村经济学以农村为研究客体,重点探究农村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属于区域经济学的范畴。二者相互交叉、互为补充。早期人们常把农村经济和农业经济混淆甚至等同起来,学界也存在用农业经济学取代农村经济学的倾向。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产业出现多样化的趋势,农村居民也并非只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这种变化促使农村经济学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二是与区域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的关系。除了区域经济总体研究,从城乡划分看,区域经济学可分为城市经济学、农村经济学和城乡关系学。在城乡融合和一体化的背景下,绝不能把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完全割裂开来,农村经济学研究是与城市经济学、城乡关系学研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发展经济学和农村经济学都高度关注农村经济发展问题。其中,发展经济学是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客体,在国家经济框架下探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问题;而农村经济学关注的是一个国家内部的农村经济发展问题,更加重视其国情特征和地域差异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