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3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低空经济未来可期
http://www.CRNTT.com   2024-03-04 08:30:24


  中评社北京3月4日电/近日,5座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盛世龙从深圳蛇口邮轮母港起飞,经过约20分钟的飞行,降落在珠海九洲港码头,完成深圳至珠海跨海跨城eVTOL航空器航线的首次演示飞行。这是全球首条eVTOL跨城跨湾航线首次演示飞行,将深圳至珠海单程2.5至3小时的地面车程时间缩短至20分钟。

  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被称为“空中出租车”,是低空飞行器的一种,无人驾驶,无需传统机场和跑道,像直升机一样垂直起飞,在空中转换成固定翼飞行模式,使用纯电动力。这一技术设想目的是实现城市内和都市圈城际间点对点出行,或将在未来成为空中出行的重要方式,并形成新的广阔市场。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产业链条长、应用场景丰富,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具有重要作用,发展空间极为广阔。有白皮书预测,到2025年,低空经济对中国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值将达3万亿至5万亿元。

  此前,“北京到上海仅需2.5小时”的话题引发热议。话题缘起于有消息称,我国最新设计的最高时速450公里的CR450复兴号高速动车组将于2025年投入运营,并根据京沪客专线路长度计算得出了上述结论。在这种期待中可以看到人们对于两座城市之间更短时间通勤的渴求。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十分注重效率,快节奏是各行各业的常态,即使互联网已经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零距离”,但经济社会生活仍然需要人与人面对面线下交流。因此,空间上的距离无法缩短,就需要在缩短交通时间上发力。发展低空经济,发展城市间低空交通通勤,正契合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北京到上海仍属于地理意义上的远距离城市,短时间内仍然只能依靠发展高速铁路和传统民航,来缩短两地间交通时间。但也应该看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区域协调发展成绩斐然,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区域协调发展需向更高水平迈进。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建设发展,需打造更加便捷快速的交通圈,在现有半小时、1小时交通圈外,发展低空经济势在必行。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民航局联合印发了《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2023—2035年)》,提出加快将eVTOL融入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建立统一的空地智联管理平台,打造低空智联网,初步形成安全、便捷、绿色、经济的城市空运体系。

  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同样也是发展低空经济的先行者。此次全球首条eVTOL跨城跨湾航线首次演示的飞行航线由深圳通航企业运营,这将是深圳试点发展低空经济的成功实践。如今,全国多省份都在致力发展低空经济,抢抓机遇促发展。《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依托,做大做强无人机产业;《上海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提出,突破倾转旋翼、复合翼、智能飞行等技术,研制载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探索空中交通新模式;海南省发布全国首张省域无人驾驶航空器适飞空域图……或许在不远的将来,包括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在内的各种无人航空器将在城市间的低空忙碌飞行,加密城市间经济联系、服务区域协调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陈城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