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8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助推法治中国建设
http://www.CRNTT.com   2024-02-27 12:05:24


  中评社北京2月27日电/据新华每日电讯报导,“什么样的社区文化活动您愿意带着家人一起参加?”“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进一步融入基层治理?”……这个春节假期,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杨朝明在家乡山东曲阜,与街坊四邻、社区网格员探讨交流,为参加今年的全国两会做准备。

  杨朝明今年62岁,曾任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副主任、孔子研究院院长,2023年当选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努力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履职过程。“想在新时代发挥儒学积极作用,仅靠学者的力量还不够,要让文化融入日常生活中。”他说。

  深入调研后,杨朝明发现,随着法院工作人员准入门槛的提升,人员素质和能力均保持在较高水平,但是为了适应工作需要,法院系统内的培训多围绕政治辅导和业务开展,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专题教育辅导不足。

  “在建设法治中国的进程中,不仅要体现法律的威严和公平,还要体现法治的阳光和温暖。司法人员在用法释法的过程中,若能融入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传统理念,就可以更好地以文化人。”杨朝明说。

  去年的全国两会上,杨朝明建议法院系统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训教育力度,鼓励司法人员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到日常工作中,建设“书香法院”,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注入传统文化力量。该建议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回应。

  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人民法院家事法庭庭长张克利对传统文化的力量感触颇深,他说:“在化解家庭纠纷时,我们不能只当‘法律明白人’,得做到刚柔并济、法理兼顾,通过亲情感化、情理劝导等引导双方换位思考,讲仁爱、尚和合等传统文化内涵为我们开展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撑。”

  近年来,该法庭多次开展传统文化内部教育培训,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的营养正在融入司法实践。“通过专业化审理,在传统文化指引下,寻求维护当事人权益的最佳契合点。不断用文化涵养司法人员品质,助力法院文化建设。”张克利说。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