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全球首个通用智能人雏形亮相
http://www.CRNTT.com   2024-02-19 10:58:39


  中评社北京2月19日电/据北京日报报导,日前,由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以下简称“通研院”)研发的全球首个通用智能人雏形“通通”在中关村展示中心“迈向通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成果展”亮相,标志着我国在通用人工智能“无人区”迈出了关键性一步。

  拥有“街头智慧”的“小女孩”

  展览现场,出现在记者面前的“通通”是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形象。与电影《流浪地球2》中图恒宇女儿的数字生命“丫丫”类似,“通通”生活在高度仿真的数字世界中。当一个人待着无聊时,她会因好奇心而走进一个个房间看有什么新鲜事物。当她发现玩具被丢在地上时,会主动将它们放回玩具箱里。

  通研院技术人员介绍,“通通”的行为都是来自基于自身价值观和因果关系判断的自主决策,而不是提前设定好的程式化任务。比如,当人们戴上VR互动设备,进入“通通”所在房间并把墙上的相框移位,爱整齐的“通通”就会主动上前摆正相框位置,甚至对于摆在高处、难以直接触达的相框,不需人类提示,她就会自行在房间内找到凳子,踩在凳子上完成相框的摆放。

  而当进入房间的互动者将牛奶洒在桌上,“通通”会主动识别互动者意图,主动寻找毛巾擦拭桌子。人们通过系统设定好奇、整齐、乾净等价值倾向后,就能激发“通通”自主完成对环境的探索、收拾房间、擦拭污渍等任务。

  “ChatGPT可以在一夜之间学习大量书本知识,但对于一个真正的智能体而言,‘街头智慧’才是最重要的。”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朱松纯说,在自研国产学习和推理框架的支持下,“通通”拥有相当于3至4岁儿童的智力水平,以及与人类相似的价值观。在没有被指派具体任务时,她还能自发在虚拟房间中探索、学习。

  有望成为具身机器人“大脑”

  据介绍,通用智能体应具备像人一样的物理常识和社会常识,拥有“与生俱来”的本能,在价值驱动下,不仅能完成无限任务,还可以自主定义任务。这是通用智能的关键,也是人类从儿童阶段起就已具备的能力。但目前大多人工智能的发展侧重方向恰恰与此相反。

  比如,当一条透明胶带贴在门洞两侧,人想从门洞通过时,会怎么做呢?只见“通通”与另一位被测试的三岁人类儿童一样,都在环顾四周、略做思考后选择从胶带下方钻过去。而如果是一台没有具备通用人工智能能力、并且没有进行过相应避障场景设置的普通机器人,往往会傻傻地愣在原地,或者忽略透明胶带而直接闯过去。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