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协同有序发展充换电产业
http://www.CRNTT.com   2024-01-26 09:48:36


  中评社北京1月26日电/据经济日报报导,日前,一系列关于充换电产业的政策、举措相继出台实施: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印发《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中国汽车充换电生态大会进一步就如何构建充换电产业新生态进行深度交流……这充分表明了我国对充换电产业的重视,预示了这一产业的良好发展前景。

  充换电基础设施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全面拓展期,构建安全可靠、高效经济、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充换电产业格局,已经成为破解新能源汽车“补能焦虑”,全力支撑新能源汽车普及应用的关键所在。在政策推动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我国充换电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充换电基础设施初具规模。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1月份,我国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达到826.4万台,全国95%的高速服务区设有充电停车位。充换电技术标准逐步健全,累计发布国家标准40余项、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60余项。充换电技术模式不断创新,形成了传导充电、电池更换、无线充电等多个技术路线,超级充换、V2G光储超充放检换等前沿技术蓬勃发展。充换电产业运营管理水平稳步提升,目前国家充电基础设施检测服务平台上线试运行,20家省级平台连接了超过100万座充电站数据,为行业信息监测、政策制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也要看到,当前行业发展还存在产品和服务质量不高、基础设施体系不健全、产业协同不充分要素保障不足等诸多问题,导致用户充换电体验较差、设备利用率不高、行业盈利能力有限,难以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促进汽车等大宗消费持续升级。下一阶段,应围绕国家新能源汽车的能源补给需求特征,以用户友好、电网友好、环境友好为导向,统筹推动构建均衡完善的充换电基础设施体系,推动构建协同有序的产业生态,促进产业技术创新、跨界协同,打造安全可靠、高效经济、绿色低碳的充换电产业发展格局。

  加强协同规划,构建均衡完善的充换电设施网络。充分把握充换电基础设施广泛覆盖、充换电场景多元细分的趋势,以适度超前、布局均衡为原则,构建高质量基础设施体系,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加强充换电设施与城市基础设施一体规划、建设和管理,改善快充和慢充、充电和换电设施结构,优化充换电设施布局。加快推进乡村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在适宜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地区形成充电站“县县全覆盖”、充电桩“乡乡全覆盖”的格局,推进配套电网改造,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

  推动技术创新,促进行业安全、高效、绿色发展。把握新能源汽车的超快充需求、性能安全需求和新型电力系统变革需求,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持续推进行业技术创新。加快推进快速充换电、大功率充电、智能有序充电、无线充电、光储充协同控制等技术研究。加强配电系统安全监测预警等技术研究、充换电信息安全防护技术、电动汽车安全充换电与车网智能互动关键技术突破。加快完善充换电设施标准体系,促进充电设施技术升级。提升标准国际化引领能力,助力国内充换电设施出口。
  
  促进融合共生,推动车、网、路、电等互联互通。加强车企、运营商和设备厂商协作,加快推动产业链整合特别是多方面标准统一,推动产业各方协同升级。充分把握车、网、路、电等多网融合的必然趋势,推动充换电产业数字化发展,深度支撑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构建。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的实施意见》,大力推广智能有序充换电设施,建立电网与充换电场站高效互动机制,因地制宜建设光储充一体化场站等。

  增强要素保障和行业管理,优化充换电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环境。针对当前充换电企业盈利能力低以及电力容量和土地限制等问题,地方各级政府应加强资金、土地、电力等要素保障。充分发挥地方政府专项债、市场化融资等金融服务支持。将充换电基础设施纳入城市、乡村整体建设用地规划,加强用地保障。鼓励电网企业在电网接入、增容等方面优先服务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行业规范管理,完善行业准入条件和管理政策,建立健全高质量充换电评价体系。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