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9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向上社交”为何受大学生追捧?
http://www.CRNTT.com   2024-01-22 15:00:16


  中评社北京1月22日电/据《中国青年报》报导,在当前众多求学、求职的经验帖中,“向上社交”一词热度颇高,教大学生“向上社交”甚至成为许多博主必用的“吸粉”利器。在他们的描述中,“向上社交”是一种突破圈层、扩展人脉、打破信息壁垒的有效手段,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成长。

  所谓的教大学生“向上社交”,说到底,就是告诉大学生规划自己的学业与职业发展,不要把交往圈局限在“小圈子”,要善于与高年级同学沟通,向老师请教,从他们那里获得成长的指导与帮助,建立更广的人脉资源。

  而这其实是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基本内容,“向上社交”这样的指导“走红”,也表明大学对大学生这方面的教育引导缺乏,全面建立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尤显迫切。

  一方面,一名大学生在大学毕业后有哪些选择、出路,这是大学应该告诉所有学生的;另一方面,大学生应有识别自己所生活的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近年来,一些所谓的“网红名师”对学生进行升学指导,受到追捧,就是利用大学生存在的这种“信息差”。大学生不去收集、分析信息,而是等待他人给自己作出规划。

  实际上,为加强对学生的生涯教育,我国高中和大学都已经开始了行动。如最近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公布了浙江省2024年中学生英才计划(全国学员)录取学生名单。未来,浙大教授将成为学生们的导师,带他们进行为期一年的科研培养。

  对学校来说,教育指导学生做好生涯规划最好的方式,就是建立学业导师制,包括高中生学业导师制与本科生学业导师制。这种学业导师制与硕士、博士的导师制不同,是由导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业发展指导。

  可以说,如果学业导师制能全面实施,学生也就不会追捧“向上社交”这个概念了。对学生来说,充分利用各种可以利用的学校资源和社会资源,做好适合自己的学业规划,这不存在所谓的功利问题,而是做好生涯规划的必然要求。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