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1月21日电/据光明日报报导,近日,第五届中国边疆考古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高校和边疆地区考古科研机构的9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交流近五年边疆考古的新收获,用最新的考古成果,实证中华文明所具有的突出特性。
文明之光 闪耀高原
近五年来,西藏主动性考古项目成果显着,逐步建立起4万年前至今的文化发展序列,为我们还原青藏高原上古人类繁衍生息的生动图景,更清晰地勾勒出文明发展的脉络。
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研究馆员夏格旺堆介绍,距今40000-7000年前,高原狩猎采集人群与周边人群就有了密切的互动。尼阿底遗址是青藏高原腹地首个具有确切地层和年代学依据的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址,为人类何时进入青藏高原提供了可靠的科学证据,对建立中国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与西伯利亚及旧大陆西部同期文化的关联具有重大意义。
西藏东部、中部和西部新发现的波密县拉颇遗址、康马县玛不错遗址、革吉县梅龙达普洞穴遗址晚期遗存等考古发现,填补了距今5000-3000年期间西藏考古学文化时空框架的空白。这一时段,依靠成熟的粟作、粟麦混作、渔猎和狩猎、畜牧业,人们开始永久定居于高原的各大河谷,建立了高原最早的村落,宣告世界屋脊上文明的曙光已经到来。
距今3000-1400年前,麦作农业和牛羊为主的农牧经济,成为青藏高原的主要生业模式,社会组织结构更加复杂。在结桑墓地发现的西藏最早的土洞墓及随葬品,反映出这里在公元前13世纪-公元前10世纪已出现“王权”。距今1400多年时,青藏高原出现了统一的吐蕃政权。
考古学者不只梳理出青藏高原4万年前至今的文化序列,更有可能将其历史推至十多万年前。夏格旺堆兴奋地表示:“尚嘎岗遗址是高原上鲜有的地层保存良好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光释光测年初步结果显示,它的文化层距今十多万年,待测年数据确定,这个遗址可能是青藏高原旧石器考古中的‘一匹黑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