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漆彩斑斓 香事风雅——浅赏大漆香器之美
http://www.CRNTT.com   2024-01-21 15:06:04


 

  清代雕漆香盒以更加注重多漆色运用的剔彩工艺为盛,且刀痕显露不打磨。在“雕彩漆秋虫香盒”中,绿、棕、黑、黄、红五层色漆层层堆涂,雕刻过程中再一一显露,层次饱满。许多寓意吉祥的香盒更是富丽华美。因质料华贵,雕漆香盒逐步成为贵族香事者的案台饰物。

  香炉:奇异绚烂溢华彩

  香炉是熏香必备的器具。自宋代开始,许多文人雅士参与香事,香品研制日趋繁多,因此也出现了大量小型香炉,质料主要包括铜、陶瓷、金银、竹木、珐琅及玉石等。其中,漆制香炉多以木胎、铜胎为地,造型常见方形、圆形、六角形、花瓣形,多有置盖,可熏香,也可作为案头清玩。漆制香炉中又以薄螺钿镶嵌工艺为代表,尽显绚烂奢华。

  薄螺钿镶嵌工艺最早出现于宋代。与唐代盛行的钿片质地厚实、色彩单一的厚螺钿镶嵌不同,薄螺钿多取自夜光螺、珍珠贝、鲍鱼贝等海洋螺贝,剥取珠光层,依形磨制,厚度常加工至0.5毫米以下,可折射出如霞似锦的七彩光芒,又有“软螺钿”“七彩螺钿”之称。镶嵌时,将薄螺钿切割成点、丝、片等各种形状,一点点地镶嵌于黑漆地上,罩漆磨显出精细图案,造就出漆与贝的天作之合。以明代“大漆嵌螺钿花瓣形香炉”为例,该炉呈五瓣梅花式,圆口薄唇,鼓腹丰满,腹以上渐收,随形浅足,炉身为木胎髹漆,胎质坚实,内有铜制容器盛放香料,炉盖圆鼓为纯银编制并以铜饰缘。炉身通体嵌薄螺钿,腹部中心为山水人物图,周围嵌细密螺钿锦纹,如绣球纹、龟背纹、菱形纹等,交错纵横,在繁缛中透出几分规整,雅致可观。在黑漆的映衬下,可见螺钿光彩斑斓,精致莹润。

  香几:浓淡成晕描金纹

  古代焚香置炉的家具——香几,常陈设在厅堂、书斋供人观赏,上置香炉、香瓶、香盒等。香几的几面形状多样,常见的有圆形、方形、多边形、梅花形等。上等几类用料讲究,采用紫檀木、花梨木、酸枝木等硬木制成,抑或以漆加饰,尽显雅趣。在以漆为饰的香几中,尤属描金工艺繁而不俗。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