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1月21日电/据光明日报报导,语言学家陆志韦曾在《汉语的并立四字格》一文中说:“汉语有这么一种特性:我们听一段话或是念一段白话文,老是会觉着句子里的字(音节)会两个两个、四个四个地结合起来。”最典型的四字格,就是四字成语。还有一些四字格不是成语,如“高高低低”“有吃有喝”“东说西说”“连说带笑”等。四字格与汉语美感密切相关。无论是文言文还是白话文,善用四字格都是营造美感的重要方式。
两个二音步
汉语的音步一般由两个音节组成。为了追求音节平稳,汉语在造句之时,总是尽量追求二音步前后连接。比如,汉代晁错《论贵粟疏》中,“不可得也”,全句四字,恰好组成两个二音步;“明主知其然也”,全句六字,恰好组成三个二音步。不仅书面语如此,口语同样。例如,我们可说“治病”“治疗疾病”,而不说“治疗病”“要治疗病”。说“治疗病”,音节停顿是一双一单,不能平稳。说“要治疗病”,音节停顿是“一二一”形式,也不如两个二音步连读来得顺口。
有些词语,最初并不是二音步前后连接,比如“大腹便便”在《后汉书·文苑列传》中是“腹偏偏”,“笑里藏刀”在白居易的《劝酒十四首》中是“笑里刀”,最后流传的却是“大腹便便”和“笑里藏刀”,主要就是因为它们音节平稳。清代桐城派大家刘大櫆说:“一句之中,或多一字,或少一字……则音节迥异。”汉语的这种特征,古人很早就了然于心。《文心雕龙·丽辞篇》讲的就是类似道理。语言学家金兆梓将其概括为“偶语易安,奇字难适”。汉语的四字格,基本都是两个二音步,做到了“偶语易安”。先贤写文章时大量使用四字格,可以使二音步尽量前后连接。比如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进书表》:
臣性识愚鲁,学术荒疏,凡百事为,皆出人下。独于前史,粗尝尽心,自幼至老,嗜之不厌。每患迁、固以来,文字繁多,自布衣之士,读之不遍,况于人主,日有万机,何暇周览!臣常不自揆,欲删削冗长,举撮机要,专取关国家兴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一书。
上文含有大量四字格,我们阅读时,脑海中的声音基本都是两两一顿,即使嘴巴没有发声,也有朗朗上口之感。这种内在的节奏,是汉语美感的重要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