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0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瑞银经济学家:中国新动能正在涌现
http://www.CRNTT.com   2024-01-21 12:01:20


  中评社北京1月21日电/据中国日报网报导,瑞银财富管理亚太区投资总监及宏观经济主管胡一帆1月17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展望2024年,若积极、宽松的政策继续推行,消费全面复苏,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GDP增速有望接近5%的潜在目标。

文章指出,若经济转型按计划推进,基于巨大的经济体量,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可能达到三分之一。到2035年,中国人均GDP将翻一番,达到2.5万美元左右。

随着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新动能正在形成。大众消费、绿色转型和产业升级预计将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力。

作为国内购买主力,中国的中等收入群体已经突破4亿人,并将随着人均GDP的增长而进一步壮大。

文章进一步分析称,近年来,一些新趋势正在涌现。

中国消费者越来越关注国内文化产品和服务,本土品牌崛起就是一大力证。在后疫情时代,服务支出迅速反弹,在线购物在过去5到10年里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银发经济”也将迎来大幅增长,截至2022年底,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8亿人。从2014年到2020年底,中国养老金市场规模翻了一番,达到12万亿元。

中国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绿色产业创造了许多新机遇。中国政府一直在推动太阳能、风能和核能等清洁能源的发展,以确保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超80%。在此基础上,电力储备设施需求大增。

得益于政府的激励措施和科技创新,无论是就消费还是生产而言,中国都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中国还是绿色产品所需的多种关键矿物——“绿色金属”的主要生产国,也是钴、锂、铜和镍的主要加工国,跟西方市场相比具有20%到25%的成本优势。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