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3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财政政策有望续加码
http://www.CRNTT.com   2023-12-22 19:19:01


  中评社香港12月22日电/据大公报报导,可以乐观地预测,中国经济的外部约束条件有望缓解,不排除美联储会在明年3月份开启首次预防性降息的可能,这亦有望缓解中美货币政策周期错位的约束。如果美联储政策转向,欧央行可能跟随美联储降息。对实体经济而言,这将有助于全球制造业周期企稳回升。贸易方面,如果美联储的预防性降息可以使欧美经济软着陆的话,全球出口的链条将会好转。

  11月份的中国经济数据显示经济复苏动能仍然由供给推动,社会融资规模、新增人民币贷款、M1、M2等指标说明社融总量符合预期,但自发融资的需求仍然偏弱,社融的结构有待优化。11月积极财政持续发力,政府债是社融的主要支撑项,包括发行特殊再融资债约3530亿元(人民币,下同)、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约1805亿元,拉动政府部门净融资同比多增4980亿元。M1增速进一步下降,显示资金活化程度进一步降低,说明信心需要进一步修复。

  在欧美处于通胀压力时,中国由于企业盈利下降和房地产部门去杠杆过程,加大了CPI和PPI下行压力,因此需要在财政上加大杠杆,做反向托底。这一阶段,我们应该充分汲取国际利用杠杆率修复经济的经验和教训。

  日本在经济泡沫后存在很长的经济复苏周期。经济大衰退出现后,全球需求下降导致日本的房地产、居民消费、企业投资都陷入低迷中,日央行基准利率近十年维持在零或零以下。在前十年甚至前二十年中,日本修复经济的教训是前期的政策刺激不足,后期居民和企业的通缩预期强化导致政策失效。一旦市场的通缩预期形成并且强化后,常规性的货币政策效用非常有限。

  此外,日本的财政政策效果也低于预期,这是由于日本政府更迭过快,每次财政政策的执行都有重复部分,且效益无法延续。当然还有很多因素拉低了其财政政策的效果,包括日本国内的经济效益不佳、基建的规模收益递减、地方政府财务状况不良导致财政政策乘数效应低于预期等。总的来说,货币与财政政策失效导致日本做出的很多努力都效果欠佳。

  美国在次贷危机后吸取了日本90年代反向刺激政策不足的经验教训。在次贷危机后,美国财政和货币政策刺激力度迅速加大,扭转了居民部门和企业部门的预期,基本上只用了三年就走出了经济危机。

  基于美日的经验,当通胀有下滑征兆时,如果采取去杠杆的做法,可能初期能缓解通胀下滑压力,但同时也会导致经济增速快速下行,致使杠杆率下降幅度不及预期,甚至在经济增速下降过快的情况下使得杠杆率反向增长。而如果强化财政和货币政策的逆周期调节作用,在初期不免会引起杠杆率快速增长,但一旦杠杆率的快速增长带动GDP修复,就会因为分母效应使杠杆率逐渐回落至正常状态。所以在利用杠杆率修复经济时,不能影响到经济自身的修复能力,否则效果可能不尽如人意。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