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以“数智化”推进超大特大城市敏捷治理
http://www.CRNTT.com   2023-12-07 07:43:35


 
  其次,“数智化”建设可以在超大特大城市治理中的某些环节进行试点。一方面是在政务服务、环境监控和公共安全等关键的城市管理领域优先开展试点,充分瞭解数字化助推城市管理的内在机制与理论逻辑;另一方面,要推动政府、企业、公众的互联互通,形成开放协作的城市治理生态。

  最后,“数字化”是推动超大特大城市向智能社会转型的核心驱动力。从“数字化”到“数智化”的转变不仅能提高城市运行的效率,还能满足居民的差异化价值。智慧政府的建设,能通过收集和分析海量数据,为公众提供更加个性化和更精准的服务,在增加居民满意度的同时提高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率。

  “人工智能+政务服务”助力超大特大城市数字化

  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指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

  在政府管理和城市管理活动当中,信息收集和数据分析是科学决策的重要支撑,我们已经进入到一个循证检验和数据驱动的管理时代。一方面,人工智能有助于驱动政府管理模式创新。在超大特大城市中,政府管理日益依赖海量数据的高效处理与分析。随着非结构化数据量的急剧增长,传统的数据分析工具已无法满足迅速和准确处理这些数据的需求。此时,数字政府建设需要转向更先进的数据处理方法,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人工智能辅助技术,更高效地从海量和复杂的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人工智能引入超大特大城市的敏捷治理,不仅提高了政府决策的效率和精度,也增强了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另一方面,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提升政府工作效率和服务响应速度。以厦门市12345建设为例,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接线员可以更快地对市民热线中大量非结构化数据进行准确归类,让政府能够快速识别市民的需求和问题并作出相应响应。人工智能的应用还有助于降低人力成本和错误率:传统的公众需求的识别与转化高度依赖接线员的对话质量,只有通过接线员或话务员手动将信息分类录入,才能进一步调动相关部门处理问题。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借助自动语音识别和文本分析,极大地提高了政务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数字中国的建设取得进展,离不开基础设施、数据要素、数字经济、政务智能化等多个领域形成的整体效应。未来依然需要继续加大力度推进智慧城市发展,用敏捷治理理念赋能超大特大城市的现代化治理。一是要加快自主可控数字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属于中国本土化运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与市场,在数据安全与数字发展中实现动态平衡。二是要继续完善数字治理体系和标准建设,推动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生态。三是要坚持问题导向和应用驱动,加快数字化成果向社会经济各领域汇聚。四是要加强开放合作,与全球数字化进程对接互联。只有持之以恒地发扬敏捷治理的新理念、新做法,才能挖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的内在魄力,激发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的参与动力,让创新要素迸发出创造力和活力;才能引领超大特大城市融入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先锋方阵,在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守正创新。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于文轩(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院长,中国人才学会理事)、吴泳钊(博士研究生)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