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12月7日电/随着经济体从要素驱动增长走向创新驱动发展,为了实现高效能、高质量发展,人们认识到只有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才能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与社会民生福祉的不断提升,即通过从新质生产力的发掘与提升来达到社会生产力的整体跃迁。
深圳特区报发表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席伟健文章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指出,要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新质生产力的哲学内涵
文章分析,基于系统观念的认识,这里的“新质”在概念上与复杂系统科学的“涌现”(emergence)含义相对应,主要是指多个次级系统耦合形成整体的生态系统出现各次级系统单独存在时所没有的特点和性质,在整体系统中各次级系统频繁互动,产生更加复杂的整体功能。在自然界中,蚁群、鸟群的活动和人类大脑神经元的运动,都体现了这种规律。自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以来,由于全球互联网中计算机数量呈几何级数上涨,其内部也逐渐具备了“涌现系统”的特征。以4G通信技术为先导,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出现使得全球网络智能泛在的“新质”特征涌现,于2008年左右开始迈入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的时代。
新质生产力的经济内涵
文章指出,工业革命以来,福特主义工厂体制在资本原始积累基础上,其产业扩张依靠大量资源投入与消耗、高能耗的生产力发展方式来实现。在工厂管理与劳动组织体制上则以“泰罗制”为代表,在产生巨量物质财富的同时,也造成了雇佣劳动异化与科层专制这一低效能、低质量发展问题。随着经济体从要素驱动增长走向创新驱动发展,为了实现高效能、高质量发展,人们认识到只有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才能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与社会民生福祉的不断提升,即通过从新质生产力的发掘与提升来达到社会生产力的整体跃迁。相较于劳动、资本密集型产业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要求通过大数据、5G、增材制造以及通用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运用,以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的软硬件设备等来改造传统的生产流水线并实现供需信息反馈的一体化,使用拥有强大算力支撑的智慧系统来安排生产、流通、消费的所有环节,实现无人化、智能化的即时生产,催生出自动化经济这一新经济形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