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12月6日电/2023年,北京市文旅市场呈现出“高开稳增,持续回暖”的景象,文旅消费需求加速恢复。
北京日报发表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经济学院教授徐丹丹、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生张雅静面对强劲的消费需求回升,如何挖掘文旅消费潜力是有效扩大消费需求、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建成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要时代命题,也是建成全国文化中心的重要历史使命。因此,要加快文旅深度融合,激活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新引擎,推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走实走稳。
文章提出,要用好“两区”“三平台”,推动文旅融合政策创新。文旅行业作为幸福产业、综合性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性强,覆盖面广,涉及酒店、餐饮、交通、休闲、商务、人才、科技、财税等诸多行业,关联环境、经济和社会等诸多维度,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推进文旅融合带动相关产业发展,需要全方位深化改革和政策配套。例如,利用城市更新改造、博物馆活化、工业遗产保护和废旧空间利用,强化政策创新,激活文旅消费活力;发挥国际交往中心的国际化优势和全球服贸会平台优势,探索人文交流、文化旅游、商务旅行等过境落地限期免签分类试点政策,探索塑造文旅融合高端人才在京创新创业的国际化营商环境,提供宜居宜业宜游等创新扶持政策,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要推动文旅区域协同发展,打造文旅消费新高地。从今年暑期旅游旺季表现来看,故宫、国家博物馆、八达岭长城、环球影城等成为热门打卡地,呈现出“小空间、大拥挤”的特点,难以完全释放文旅消费活力。中秋国庆期间,游客接待量排名前十的景区(地区)是:王府井、前门大街、颐和园、天坛公园、圆明园、北京蓝色港湾、北京首创奥莱休闲驿站景区、北京动物园、八达岭长城和北海公园,大多数集中于北京中心城区。与中心城区相比,房山、通州、昌平、顺义等京郊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吸引客源的发展潜力巨大,但存在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在“一核一轴、四极四带、多板块”的文旅空间格局基础上,京郊旅游应与中心城区实现互相补充和联动发展,通过各行政区间的跨区合作,形成城乡文旅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格局,同时缓解北京中心城区的客流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