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4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拓宽思路化解就业难题
http://www.CRNTT.com   2023-11-27 08:39:41


  中评社北京11月27日电/又是一年招聘季,2024届高校毕业生相继进入就业求职队伍。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促进青年群体就业是重中之重。无论是从总量看还是从结构看,当前推动青年群体就业都面临不小压力。复杂的就业形势、更多的不确定性、市场供需不匹配,成为摆在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面前的一道就业难题。
  
  经济日报发表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陈朋文章表示,客观而言,当前影响和制约青年群体就业的因素来自多方面。一是经济增速放缓,导致企业等经营主体的就业吸纳能力有所下降;二是就业市场供需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招聘单位的需求与求职者的技能储备之间尚未实现有效对接;三是一些青年群体在过去几年中缺乏必要的实习锻炼,这在一定程度上给用人单位的人才甄别工作带来挑战,从而对就业造成一定影响;四是“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心态和犹豫不决的就业意愿,让一些青年群体错过了求职的关键期。
  
  文章认为,就业稳,则民心安。青年群体就业既关乎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也关系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因此,无论面临什么样的复杂形势,都要做好青年群体就业工作。正因如此,当前从中央到地方、从主管部门到高校院所,都在认真谋划、密集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积极推动青年群体就业。但是,从应对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的就业形势来看,各方仍需持续发力,而不能当作权宜之计。这既是客观形势的必然需要,也是增强青年群体就业信心的重要支撑。
  
  文章指出,持续发力青年群体就业,首要的是瞄准“经济增长”这一关键变量。从根本上讲,就业需要经济增长来拉动,就业岗位需要经济发展来创造和供给。因此,要千方百计推动经济增长,把创新作为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保证经济增长在合理区间,为稳就业进而扩就业奠定基础。
  
  作为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的“毛细血管”,企业既是检验经济增长质量的样本,也是吸纳青年群体就业的主渠道。因此,要通过减免房租、办理延期纳税、增加信贷投放等措施,持续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特别是要用真金白银帮助企业降低生产经营成本、缓解生产经营压力,兑现吸纳就业补贴、职业培训补贴等激励政策,为青年群体就业提供充足的“蓄水池”。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