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重新解释历史,唤起冷战记忆
如果说东亚在进行新冷战,那当然是指韩-美-日与中-俄-朝鲜对峙的格局,但看到此一架构,明眼人马上就会发现,这不就是六方会谈的组合吗?的确如此。也就是说,其实在韩半岛冷战从未结束,即便世界其他地区从1990年代开始已经进入后冷战,围绕着韩半岛的冷战格局其实一直都没有改变。只不过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的一段期间里,国际体系成为由美国独霸的单极格局,因而让世人产生冷战已经结束的错觉。
然而,随着中国的崛起,美国独霸的地位不再,世界进入所谓G2格局,同时在欧洲,俄罗斯对于北约东扩做出强烈反应(2014年合并克里米亚,2022年“入侵”乌克兰),促使美国重新调整其全球战略。在亚太地区,美国积极推动“印太战略”、美日澳印四方安全对话(QUAD)、美英澳军事同盟(AUKUS)以及刚刚形成的韩美日三边机制等一系列对话合作机制,试图建立一个类似集体安全的框架。可以说,又回到了冷战时期的围堵模式。
既然形势已经如此,当事各方也在话语上开始唤起冷战时期的记忆。例如,中国政府重新使用“抗美援朝战争”一词来指称韩战。“抗美援朝”这一用语曾经在1950-60年代是重要的政治宣传工具,但在中美关系交好、联手对抗苏联之后,几乎不再使用。但随着中美战略竞争加剧,中国又重新唤起“抗美援朝”的记忆,在2020年庆祝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在纪念大会上,习近平赞颂抗美援朝战争是“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2021年由陈凯歌、徐克等名导执导的大片《长津湖》在中国上映,创下最高票房纪录。“长津湖”是韩战时期中国志愿军与美军激战的场所,双方都伤亡惨重,但可想而知电影《长津湖》当然会把这场战役描绘成中国人民的伟大胜利。对此,美国似乎没有什么反应,但韩国的尹锡悦总统却出面为美国出口气。他在今年四月访美并在国会发表演说时,提到“美军在长津湖战役中突破12万中共军的包围,取得了奇迹般的战果”。中国对此大为不满,并表示“恃强凌弱、逆行倒施、扩张侵略,必将碰得头破血流”,直指韩美。
关于韩战的是非对错、谁胜谁负等历史评价问题,由于事涉敏感,且对于解决当前问题毫无帮助,因此不论是南北之间,或者是韩中之间进行对话是都有默契地避谈此一话题。绝大部分韩国民众在看到上述新闻时,第一个反应会是:长津湖是啥?现在重提这些已经被人们遗忘的历史,其目的自然是为了加强意识形态建设以作为冷战对立的基础。
冷战时期的意识形态对立虽然是国际实务,但却总是在国内成为政治斗争的手段而造成更重大的伤害,这一点有经历过的人们应该都还记忆犹新。而韩国尹锡悦政府上台一年后的一些言论或举措,都让人感受到这种强调意识形态对立的态度,一方面重新诠释历史,一方面扣帽子恫吓持不同政治立场的人士。在2023年的光复节(8月15日,脱离日本统治纪念日)演说中,尹锡悦总统对于日本的殖民侵略历史只字不提,并强调现在的日本是共享自由价值的伙伴,却指出韩国国内“盲目追从共产主义、极权主义的反国家势力在煽动操纵舆论,搅乱社会秩序”;“他们伪装成民主运动者、人权运动者、进步主义者进行卑劣的煽动与破坏”,但“政府不会屈服”。这种反共论述令人瞠目结舌,仿佛回到上世纪军事独裁政府时期。此外,现政府主张大韩民国建国于1948年、宣布要将韩国陆军军官学校内的洪范图铜像换成白善烨(洪范图是抗日游击队将领,有苏联背景,白善烨则有“满洲国”军官经历,在韩战期间立下战功)等等论述或举措,已经超越了反共的意识形态争论,更远而涉及如何解释韩国立国法统的问题。这些争议虽然不能说是尘封已久,但至少不是国内政治的主要议题;现在尹锡悦政府去挑动这敏感的神经,可以预见将会在韩国国内掀起不小的震荡。
总之,尹锡悦政府的这一系列动作,可以说是都在配合着韩美日关系更加紧密的进程,短期内应该不会有什么变化。但有趣的是,韩美日戴维营峰会时,强调要设置机制让协议“不可逆转”,可见各方也都知道,如果政权更替,这些协议都有可能化为泡影。韩国的国会议员选举在即,选举结果或许可以作为判断尹锡悦政府的外交政策能够持续多久的参考,我们且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