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3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帮助农民畅享“数字红利”
http://www.CRNTT.com   2023-08-10 16:25:33


  中评社北京8月10日电/据经济日报报导,近日,2023年度全国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周启动。数字时代日新月异,通过一系列培训让更多农民跨越“数字鸿沟”、搭乘“数字快车”、共享“数字红利”,有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加快实现乡村振兴。

  对于广大农民而言,手机正在成为“新农具”。在农业大省黑龙江,智慧农业方兴未艾,各类农业应用层出不穷。购买农资、种植生产、领取补贴、农产品销售等各环节都能见到手机的“深度参与”。随着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智慧农业的“版图”将不断扩大,手机应用功能也愈发强大,农民必须通过不断学习才能熟练掌握相关技能,真正把手机变成农业生产的“好帮手”。

  目前,全国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不只局限于智慧农业领域,在农产品电商、乡村产业发展和乡村信息服务等方面也有丰富的培训内容,就是为了促进手机应用与农民生产生活深度融合,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也要看到,一些手机应用的门槛较高,光靠短期培训难以保证农民熟练掌握相关技能,应探索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例如,采取下乡送教、线上指导等多元化培训模式,打造一批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让农民有地方学,随时随地学,遇到问题能够及时获得帮助解决。

  同时,相关培训工作不能“撒胡椒面”。培训工作要紧贴农民需求,强调精准培训。重点培训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大学生村官、返乡农民工等农村青年,切实发挥他们的辐射带动作用,让这部分人先熟练掌握,再以点带面,从而实现农民整体技能提升。

  当前,信息技术加快向农业农村各领域渗透融合,但农村网络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在加强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软投入”的同时,也要加强农村网络基础设施的“硬投入”。例如,加快农村5G网络、物联网、智慧信息平台等建设。通过多措并举,让农业、农村、农民步入“互联网+”快车道,从而实现乡村振兴、农民富裕,助推农业强国早日实现。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