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从FA-50看韩国“国防自主”之路
http://www.CRNTT.com   2023-07-07 16:30:23


  中评社北京7月7日电/前不久,菲律宾武装部队一名官员表示,从韩国引进的12架FA-50战机中,只有5架能够起飞,出勤率不足50%。

  FA-50是以T-50“金鹰”教练机为基础改造出的韩国国产战机。菲律宾之所以选定FA-50战机,是看中了其实战与教学兼备的综合性能——不仅可以加装武器作为战斗机使用,还可以充当教练机为菲律宾空军培养飞行员。

  早在9年前,菲律宾与韩国签署了FA-50战机采购合同,以取代老旧战机。FA-50的性能构造与F-16相似,菲律宾空军对其寄予厚望,一度想要追加订单。然而,没过多久,菲律宾空军声称,FA-50只是一款过渡机型,增购也不了了之。那么,菲律宾空军态度为何会突然转变?FA-50战机是否存在严重的技术短板?本期,我们一探究竟。

  装备急于更新换代,“借鸡生蛋”留下颇多隐患

  20世纪90年代初,韩国航空工业起步。为提升空军作战能力,韩国空军不惜斥巨资购买了160架F-16C/D战机,并在本土建立生产线。

  当时,韩国主力教练机T-38各项性能均已落后,严重影响飞行员的培训效率,韩国空军计划研制一款新型教练机,取代T-38培训F-16C/D飞行员。

  理想丰满,现实却很骨感。研制一款先进教练机并不简单,要想能够培养F-16C/D飞行员,新型教练机不仅要求高稳定性,操作系统还需要按照F-16C/D设计。韩国航空工业基础较弱,只能放弃自研,通过在F-16C/D采购协议中附加条款,换取美国的技术支持。

  2002年,韩国新型教练机T-50首飞成功。这是韩国航空工业首次全过程主导喷气式飞机的设计研发和组装生产。通过T-50项目,韩国获得了轻中型战机的制造与设计能力。在气动、飞控系统和机体结构上,T-50仿照F-16C/D战机进行设计,就连机身复合材料也完全相同,可以与F-16C/D实现零部件互换。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