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1月27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浙江宁波:小角落里的大民生
http://www.CRNTT.com   2023-06-23 17:52:01


  中评社北京6月23日电/据宁波日报报道,近日,走进宁波市西店镇紫江村,只见街道两旁商铺林立,热闹非凡。在不远处街角的公共厕所里,公厕保洁员邬宽武正在干活。“一天至少打扫四次。能让村民用上干净的公厕,累点也乐意!”他说。

  紫江村共470户人家,外来人口1500多人,村内设有三座公共厕所,安排了两个保洁员,邬宽武是其中之一。

  “我二十几岁嫁到紫江,在这里住了四十多年。”说起村庄环境,74岁的魏云娥最有发言权。

  6年前,她家门口都是茅坑,气味难闻不说,夏天更是蚊蝇乱飞、老鼠出没。挨着茅坑,还有一座破败的祠堂,因年久失修,废弃多年,杂草丛生。

  “一排木结构简易厕所,总共13只,顶上铺着稻草或防雨毛毡,大煞风景。”紫江村党支部副书记兼村监会主任邬崇海记忆犹新。

  小厕所,大民生。西店自开展卫星城镇建设以来,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然而,当时农村随处可见的简易厕所,与城市化格格不入。2017年6月,消灭简易户厕“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在西店打响。

  当年,邬崇海担任紫江村村委会主任,拆厕的任务主要落在他肩上。“茅坑是村民几十年的‘老伙伴’了,一下子要拆掉,难度可想而知。”

  经摸底,紫江村共有102只简易厕所,以魏云娥家门口一带最为密集。

  拆厕改建,西店镇政府补助2000元一只。刚开始,一些村民以粪便一直被用来作肥料,拆除后施肥成问题为借口,不肯拆。<nextpage>

  “13户人家,一户户反复做思想工作,老人不同意,就同年轻人说。”邬崇海和其他村干部绞尽脑汁、费尽口舌。两个月后,紫江村的茅坑全部拆除,邬崇海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拆完之后,如何保障村民的利益?西店镇因地制宜地提出了“整治入户”“群拆单建”等多种简易厕所整治提升方案,确保改造一户成功一户。全镇共拆除农村简易户厕2278只,新增移动公厕200个,微型公厕、生态公厕60余个。西店农村老百姓也像城里人一样,用上了抽水马桶。

  “厕所革命”实实在在改变了村民的生活。“抽水马桶用起来方便。”紫江村村民邬亚丽说,“以前走在村里不时就会闻到臭味,现在没了,真是太好了。”

  借“厕所革命”的东风,紫江村采取一次性补偿,把拆出来的一部分土地收归集体所有。村里在祠堂位置建起了外来务工人员之家,出租给24户外来务工人员,使村集体一年创收16万元。

  改厕污水处理不当会造成“二次污染”。紫江村完成了污水改造工程,改厕污水接入污水处理管网进行处理。村里还实行“定点定时+上门收集”的办法,安排专人收集家家户户的生活垃圾。

  邬宽武说,与过去相比,新老村民的卫生习惯好了许多。

  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宁波市累计新(改)建农村公厕10652座,创建浙江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高标准示范村119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农村无害化公厕基本实现建制村全覆盖,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7.3%。<nextpage>

  小角落,关乎大民生。厕所革命、污水治理、垃圾分类,改变了农村脏乱面貌,提升了民生品质。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