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也明确紧抓新机遇。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张宏韬表示,超大规模预训练模型是人工智能从专业智能走向通用智能的关键技术。目前上海徐汇区着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积极引进和培育了一批大模型研发团队,未来将加快研究打造大模型生态集聚和创新应用高地。
营造包容审慎的监管环境
值得关注的是,业内人士认为,大模型技术为社会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会带来许多治理挑战。下一步不仅要营造创新生态,还需要重视防范风险。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国家支持人工智能算法、框架等基础技术的自主创新、推广应用、国际合作,鼓励优先采用安全可信的软件、工具、计算和数据资源。同时提出,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提供服务前需申报安全评估。
地方上也明确要探索营造包容审慎的监管环境,加快政策研究、加强人才保障。例如北京明确要持续推动监管政策和监管流程创新,建立常态化服务和指导机制,加强网络服务安全防护和个人数据保护等举措。武汉计划培养大批专业性的人工智能安全人才,建设国家级的人工智能安全攻防实验室,加速集聚人工智能安全企业。
曹峰建议,紧密跟踪人工智能新技术、新业务的发展趋势,提前布局和研判可能出现的可信和安全风险,同时加强人工智能可信和风险管理体系、技术工具等方面研究,通过技术和管理手段防范相关风险。
赵志耘表示,未来,我国还需加强资源和研发力量统筹,积极参与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加快人工智能治理原则和伦理规范在大模型研发全链条落地生根,以进一步促进大模型有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