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的四门和城墙在岁月变迁中已然无存,但所幸整个古城格局基本没有变化,内部功能分区明确,街巷尤其规整有序。四门街道结合处都以“丁字形”连接,街直而不宽,宽度一丈左右;巷长而不直,宽度不超四尺,随弯就曲,不可行车,来往步行。从南门外到北门外的街为主要商贸通道,两旁民居均为前铺后院的结构,买卖居住两相宜。从文照街向西至文庙,街道两侧和正中均以青石板铺设,中间以弹石镶填。旧时,官员走正中青石路,有功名和德高望重者走两侧青石路,平民走弹石路。
古城内有大量民居留存,建筑样式均为白族的“三坊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这种民族民居样式,吸收了北方庭院式和南方楼台式建筑风格。“三坊一照壁”与北方四合院相近,由一正房、两厢房和一照壁组成,通常正房坐西朝东,正对照壁。在院子四角再建耳房连接,形成四个小天井和大天井相连的“四合五天井”样式。白族民居合院式空间布局在明代就已成型。院落大门位置必须位于正房左侧,门楼可以雕梁画栋、飞檐串角。民居灰瓦白墙,木构架均为榫卯结构,颇有神韵。
20多年前,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来剑川检查指导工作,专家们不约而同地对散步经过的西门街赞叹不已,认为西门街传统街巷保留完整,成片的明清白族传统民居建筑格局和样式完好,有重大的保护价值。2006年,剑川西门街古建筑群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以此为契机,剑川县的文物保护工作有了质的提升,从原来的点状保护转为涵盖文化遗产留存生态、格局、风貌和地域特点的全域整体性保护。集中反映古城风貌特色的西门街、张家冲、营盘巷等22公顷传统街巷区域被划定为保护区,区域内主要空间尺度保持不变,不得新建任何建筑。此区域外的25公顷古城范围为建设控制地带,这一区域内若有不得不进行的建设活动,在建筑空间风貌、体量样式、建材工艺等方面也必须“修旧如旧”。古城外围50至150米范围内的42公顷区域为环境协调区,这一区域的改变需遵循一个原则:不能对古城视觉完整性造成破坏。
古城保护规划的重点是民居保护。以名人故居为载体,规划民族文化博物馆群。目前,已有剑川历史文化博物馆、剑川民族博物馆、周钟岳纪念馆、国家方志馆南方丝绸之路分馆等。
2014年,国家文物局评审通过了剑川西门街古建筑群修缮方案,对重点院落逐项修缮,整合棚户区改造经费和城建资金,对各类民居进行文物专业修缮。正是这次修缮使古城得以延年益寿。目前,剑川古城内90%以上的建筑都是古民居,其中明代建筑21处,清代建筑146处。年代最早的是建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的赵将军第,为明初戍卫剑川的赵姓将领的宅院。
古城民居都一直有人居住,只有一处例外,那就是昭忠祠。整个建筑格局完整,为三进院,由祠堂、过厅、门楼及厢房组成,是云南明代建筑遗存中的典型。现在,这里成了公益性文化艺术展示场所,精巧的建筑和精美的艺术作品相映生辉、相得益彰。
人居环境的改善、文化底蕴的彰显,提升了居民的自尊自信。漫步剑川古城,你会注意到,家家户户大门上贴的不是门神,而是请当地文人画的花鸟、写的诗词。县城98%的居民都是白族人,白族文化也在客栈、餐饮以及木雕、石雕、布扎、刺绣、黑陶等手工制作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能工巧匠大显身手,剑川白族人家在家门口致富的理想一点点变成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