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协同发展,京津冀书写精彩答卷
http://www.CRNTT.com   2023-04-05 09:13:50


 
  “免备案后,我省所有参保群众到京津看病就医,医保报销政策实行与在省内就医同标准、同待遇。”河北省医疗保障局副局长李胜群说,下一步他们将根据赴京津免备案政策实施效果,加快取消河北参保群众赴全国所有省份异地就医备案手续。

  打通异地就医壁垒,更要让京津优质医疗资源“流动”起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助推下,2015年5月,北京儿童医院全面托管河北保定儿童医院,北京的专家常态化来保定出诊会诊、查房讲座、科研带教,真正实现了“患者不动医生动”。托管以来,已有400余名北京儿科专家来保定出诊,诊疗患儿超2.8万人。

  医疗合作走深走实,教育合作也在提质增效。当前,京津冀已成立15个跨区域特色职教集团,探索开展中职阶段在河北培养、高职阶段在北京培养的“3+2”模式,2022年,6所京津高职院校在河北投放单招计划3000余人。9年来,京津冀高校优质课程实现共享,优势科研资源不断开放,河北累计有上千名骨干校长、教师到京津优质学校跟岗培训。

  “我准备在天津武清区开家公司,但不知道我的产权材料合不合规,刚才跟武清的工作人员视频连线了一下,她告诉我是合规的,并帮我预审了材料。”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市民于海洋很是高兴。

  人在北京,也能办理天津、河北的事儿。去年6月,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增设了“云窗口”,需要办理相关事项的企业、群众,可以和天津武清、宝坻、滨海新区等三个区,河北廊坊、三河、香河等六个市县的工作人员,实时视频连线,远程预审材料。

  记者瞭解到,在京津冀三地自贸试验区内,179个政务服务事项已实现“同事同标”,231个事项实现京津冀线上通办,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去年底发布的京津冀区域发展指数显示,2021京津冀区域共享发展指数为127.6,较上年提高1.8。其中,区域人均重点民生领域财政支出持续增加,2021年为7261元/人,较上年增长3.2%,拉动作用明显。

  “未来,要推动京津市区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河北延伸布局,把京津冀建设成为全国公共服务建设高地。”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张贵建议,完善工伤、养老、失业等各种保险的异地管理和直接结算办法,制定跨省市就业人才的医疗、住房、科研等综合性保障政策,探索建立京津冀优质公共服务跨区域供给体系。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