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2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美西方借乌克兰危机强迫他国“站队”
http://www.CRNTT.com   2023-03-25 12:00:38


  中评社北京3月25日电/据中国日报网报道,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美西方国家认为,俄罗斯应当对乌克兰危机负全部责任,而无视此前引发这一危机的所有地缘政治变化,还将俄罗斯视为必须被彻底击垮的“邪恶帝国”。这种逻辑极其危险,因为它给这场俄乌冲突赋予了一种形而上学的叙事,制造出了“全面战争”的错觉,给人一种仿佛核大战迟早要爆发的既视感。

  在这种逻辑下,西方试图强行让其他国家“二选一”——要么与我为伍,要么与我为敌。在西方国家看来,亚洲国家必须采取明确的、全面的反俄政策,这样西方才能实现对俄罗斯的彻底包围。西方国家试图让俄罗斯四面受敌,实现所谓的“全面胜利”。

  如果亚洲国家不采取这种绝对的、明确的反俄政策,西方就会将其等同于反对西方的一系列对俄政策。但是,亚洲国家,尤其是中国和印度,绝不接受这种强加的选择。这不仅因为两国在俄罗斯拥有战略利益,而且还因为,如果他们认同西方,就意味着他们“服从西方的命令”。屈服于“非友即敌”的选择,就等于接受西方的世界观。

  国际关系绝不只是“好与坏”“敌与友”“支持与反对”的二元对立。实际上,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是竞争与合作不断交织变化的的动态混合体。国际政治的艺术在于,如何在促进合作的进程中平衡竞争与协同,从而减少摩擦,降低国际冲突风险。

  这正是中国努力奋斗的事业。当西方国家因自身霸权的衰落而倍感焦虑时,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等公共产品,呼吁国际合作与对话。这些中国倡议正在不断取得成功。最近,在中国的斡旋下,伊朗与沙特阿拉伯达成和解,彰显了中国对全球稳定的重要作用。

  此外,习近平主席近期访俄有助于实现和平,解构了西方“全面包围”俄罗斯的逻辑,令其“彻底击垮”俄罗斯的图谋也随之破产。西方国家所追求的目标无疑是危险的、偏执的,因此,在这决定世界未来的关键时刻,中国发挥着保持理性和维持平衡的关键作用。<nextpage>

  当前世界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世界观:西方国家深受冷战思维支配,想要给全球强加二元对立的观点,将世界分裂为两个敌对阵营;而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则认为,世界不是善与恶的战场,而是动态平衡的、正负力量交融的综合体。这两种世界观,前者反映的是绝对主义和狭隘心态,后者则体现出地缘政治多元化观点和宽容态度。

  在这种对世界框架的全新解读中,“一带一路”倡议也有了新的含义。

  “一带一路”倡议反对世界走向分裂,希望各国实现互联互通。它促进了全球合作,减少了摩擦。各国在相互联系、相互合作的过程中会明白,他们之间不仅存在差异,更享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因此,有形的“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也在发挥着无形的地缘政治功能。

  而欧洲此时正面临着关键抉择:是加入这个既有竞争对抗,也有协同合作和共同利益的多元世界,还是唯美国马首是瞻,不惜冒险成为欧亚大陆西部边缘的孤立半岛?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