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3月22日电/据中国侨网报导,豆蔻、丁香、槟榔、朱砂、水银、玳瑁……您知道吗?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中药材其实都来自外国。
具体地说,它们都来自与中国山水相连、隔海相望的东南亚地区。东南亚气候炎热潮湿,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当地矿产资源分布也与中国不同,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出了许多特色物产。古往今来,随着人文商贸往来,这些“东南亚特产”逐步被纳入中医药体系,成为丰富中药材品类的“进口产品”。正在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展出的“华踪医迹——东南亚华侨华人与中医药文化展”对东南亚物产进入中国的历史做了详细介绍。
早在东晋时期,名医葛洪就曾到访扶南(今柬埔寨)等地,对东南亚所产朱砂、硫磺、曾青、石精等药物尤其关注。他的著作《抱朴子》中记载了很多东南亚物产,如鸡舌香、青木香、苏合香等香药。
东晋高僧法显曾沿陆路前往天竺(今印度)取经,后乘船到达狮子国(今斯里兰卡)、耶婆提(今爪哇或苏门答腊),归国后作《佛国记》,其中记载了所历各国的风俗、医学等情况。
唐代中期后,海上丝绸之路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交流主通道,进一步畅通了原产自东南亚的药材进入中国的渠道。唐代僧人义净著作《南海寄归内法传》记录了当时印度及南海诸国僧人的生活习俗,对东南亚医药研究有重要意义。
据北宋朱彧所作《萍洲可谈》记载,“三佛齐舶赍乳香至中国,所在市舶司以香系榷货,抽分之外,尽官市”。“三佛齐”是当时东南亚的海上强国,位于今天的印尼和马来半岛。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商船带着乳香等香药到中国,经过市舶司抽解博买后再行官卖,说明东南亚舶来香药的珍贵。
有研究表明,东晋葛洪所撰《肘后备急方》所列1060种药方中有31种应用了来自东南亚的香药;唐代孙思邈所撰《备急千金要方》所列5300种药方中,有299种应用了来自东南亚的香药;而到了宋代,《增广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所列795首药方中,运用到“海药”的药方已经高达350余首。
时至今日,我们常见的中药材中,已经有不少“来自东南亚的熟面孔”。例如原产自泰国、柬埔寨、印尼等地的豆蔻,能起到化湿行气、开胃消食作用;既能用作中药材又是烹饪配料的丁香,主产区之一在印尼;原产自菲律宾、印尼的槟榔,能起到杀虫,消积,行气,利水等功效;能够活血定痛、化瘀止血、生肌敛疮的血竭,是由广泛分布于印尼、马来西亚等地的棕榈科植物麒麟竭果实渗出的树脂加工而成;主产于印尼、菲律宾、越南等地的荜茇,可以温中散寒、下气止痛;还有我们常用的肉桂,也有不少从东南亚进口。
在往来交通中,也有不少药材从中国走向东南亚。最典型如“郑和下西洋”时,随船携带了诸多中国药物,能适应当地环境的,就教当地人种植。据郑和使团中的通事兼教谕(即负责翻译兼教化之职)费信所撰的《星槎胜览》记载,当时船队携带药物有300多种,大多为除湿杀虫、清热泻火、化瘀止血、利水消肿、清热抗疟之药。
千百年来,中国传统中医药随着华侨华人的脚步走向世界各地,在为他国民众治病疗疾的同时,不断兼收并蓄,丰富发展自身体系。也正因如此,中医药虽历经漫长历史,却始终保持着十足旺盛的生命力。(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