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0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茶香依旧 百年华侨茶厂展新颜
http://www.CRNTT.com   2023-02-18 09:44:59


  中评社北京2月18日电/1917年,马来西亚华侨集资创办永春华兴种植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归侨们在永春北硿开荒种树、种植茶果、建立茶果厂。公私合营后,国营福建省永春北硿华侨茶厂于1958年正式成立。

  1960年,福建省将400多名归侨安置于国营福建省永春北硿华侨茶厂,归侨在茶厂里开启了新生活,也为茶厂带来了新的活力。

  归侨奋斗路

  来到茶厂后,归侨们动手开垦荒山,栽种茶果,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

  “我们家两代人都在茶厂,我的父母1960年从印度尼西亚回国后就在茶厂工作,我小时候在茶厂长大,高中毕业以后也留在茶厂参加工作。”原茶厂的仓库管理员钟利军说。其父母是第一批返乡的印尼归侨,在茶厂当制茶工人,一家人为茶厂劳作了一辈子。

  在永春,像钟利军这样两代甚至三代人都在茶厂奋斗的归侨家庭非常多,茶厂的成长史也是一部浓缩的归侨奋斗史。

  多年来,茶厂经历了迁址、扩建、“三改一补”(即土改、肥改、树改,以及补植缺株,以解决茶叶低产的问题)等变革,走出了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生产能力大大提高,成为福建省四大乌龙茶生产基地之一,拥有全国顶尖的乌龙茶精制生产线。

  茶厂由侨而建,也因侨而兴。经过几代人的奋斗,截至2012年,茶厂累计出口茶叶3万多吨,上缴税利超亿元,产品远销东南亚以及世界各地,为国家作出了巨大贡献。茶厂老品牌“松鹤”也成为福建茶叶的名牌产品,深受华侨华人的喜爱,成为舌尖上的乡愁解药。

  茶厂也是归侨的小社会,这里既是他们工作的地方,也是他们安家立业的乐土,他们在此上学、结婚、生子。

  厂区生活配套设施非常完善,甚至配有幼儿园。茶人工作,他们的孩子便在厂区内玩耍,在门板上涂鸦。厂区设有流动电影队,员工每月可观看4次电影。当年的归侨把海外的生活习惯带回茶厂,在这里种香蕉、吃烤香蕉下午茶……

  “我的一生都献给了茶厂,见证了它从一无所有到成为知名大厂,陪它走过了困难的时候,茶厂也见证了我的青春。”钟利军说。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