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9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网评:对“虚构的一家三口”,必须要较真
http://www.CRNTT.com   2023-02-08 15:58:47


  中评社北京2月8日电/网评:对“虚构的一家三口”,必须要较真

  来源:东方网 作者:杨朝清

  男子和朋友在商场吃饭,被商场工作人员拍了照片发至商场微信公众号,配文“爱的告白”进行宣传,其他朋友误以为他重组了家庭。涉事男子起诉后,江苏南通启东法院日前一审审结该案,判决案涉商场在启东市级报纸上发布道歉声明,并赔付精神损害抚慰金1500元。(2月6日 澎湃新闻)

  明明只是与一位女性朋友及她的小孩一起用餐,却被移花接木、无中生有地臆造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原本正常的人际交往,却被异化为情感表达。经过互联网的传播,这张图片及其配文背离了事实与真相,让涉事男子遭遇了误解,损伤了他的形象与声誉。可圈可点的是,他笃定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让“想拍就拍”“想编就编”付出了应有的代价。

  法国学者居伊•德波在《景观社会》一书中指出,景观是通过影像介导的新型社会关系,“整个社会生活显现为一种巨大的景观的积累,直接经历过的都已经离我们而去,进入了一种表现”。商场在没有取得消费者同意的情况下拍摄照片本身就是缺失礼节与规矩的表现,“虚构的一家三口”通过网络进行传播,无疑会给当事人带来“二次伤害”。

  在一个盛行蜻蜓点水“浅阅读”的时代,“有图有真相”有些时候经不起推敲。囿于视野、认知的局限性,我们只看到了“景观” 的一部分,而并非全部;我们想象的“事实”,或许会和真相有出入甚至大相径庭。这一点,在“虚构的一家三口”上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

  消费不仅是一个满足衣食住行等各方面实际需要的过程,也是一个伴随着各种情感因素的过程。商场将“虚构的一家三口”发布在微信公众号,不仅是为了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更重要的目的是触动消费者的心灵、情感和欲望。“虚构的一家三口”编造了一个幸福甜蜜的家庭,试图通过诉诸文化资源、社会价值观和大众情感的角度,来吸引和赢得消费者“用脚投票”。

  罔顾他人的权利与尊严,漠视他人的利益诉求,“虚构的一家三口”本质上是消费陌生人的隐私权与肖像权。没有禁忌意识、没有边界意识的“虚构的一家三口”,固然让商场顺利进行了一次商业营销,却让涉事男子承受着精神上的痛苦与心灵上的伤害,让他遭遇污名化乃至社会排斥。这样的“人在餐厅坐,锅从天上来”,显然是商场缺乏底线与界限的产物。

  个体的权利与尊严,经不起他人的过度消费与利用。对于这种不尊重和敬畏规则的行为,祗有多一些“较真”,才会让机会主义者为侵权行为支付成本。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