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9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网评:防范“价格刺客”还需多方合力
http://www.CRNTT.com   2023-02-08 15:58:18


  中评社北京2月8日电/网评:防范“价格刺客”还需多方合力

  来源:东方网 作者:王琦

  近日,“女子遇糖果刺客6块糖卖466元”“女子发现超市1个橙子卖128元”接连登上微博热搜。事件中,牛乳派、橙子动辄百元的价格让人们惊叹之余,也让“价格刺客”再次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2月7日《中国新闻网》)

  去年“雪糕刺客”曾沸沸扬扬,引发全民吐槽抵制,今年“糖果刺客”、“水果刺客”就再度出手,面对此类“价格刺客”,消费者该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价格刺客”之所以是“刺客”,正因其往往藏于暗处,利用价签模糊遮挡、价签不规范、计量单位不一等手段来伪装成普通商品,关键时刻“一剑夺命”。正如新闻中的“糖果刺客”,商家使出了“遮档价签、计量单位不一、先切再算切完不退”连环三招,让蒋女士退无可退。一场“暗战”交锋,貌似是市场自由,买卖自愿,但其实商家“连环三招”,已经涉嫌价格欺诈,侵害蒋女士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了。市场自由应建立在明码标价,消费者充分知情自愿上,而不是遮遮掩掩伪装刺客。同时,标价应考虑商品实际价值,而不是随意定价,否则就有可能有违公平交易。

  其实,面对诸多藏于暗处的“价格刺客”,2022年7月,市场监管总局就发布了《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其中指出经营者要“做到真实准确、货签对位、标识醒目”。这项规定也被称为“价格卫士”,“修炼大成”将是消费者的“护身盔甲”,有效防护“价格刺客”。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四十二条也明确规定:“经营者违反明码标价规定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五千元以下的罚款。”,两相结合之下,面对未明码标价的违规商家,不仅可有效防护,也可“反刺一剑”,那么政策早已出台,“刺客”何时管制?对此,各地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管,加大执法力度,畅通消费者维权渠道,面对违规经营者应依法严惩,将“价格刺客”关进制度的牢笼,真正让规定落实,杜绝各类价格欺诈现象,真正成为消费者的“卫士”。

  其次,商家应明确市场责任,诚信经营是商家最基本的道德底信和法律底线。一味耍小聪明刺伤消费者,伤害的是商家长久经营发展的根本,一不小心还可能踩到法律的红线。现在网络发达,过去“骗一个还会来两个”的现象已经不复存在,消费者可以利用网络多方提醒,当不诚信商家行为被广泛传播,被列为消费者黑名童,“刺客”还能得手吗?多一些诚信,少一些套路,让消费者放心、舒心消费,才能获得多一些回头客,形成长久的良性发展。

  消费者也要练好“火眼金睛”,看好钱袋子,一旦发现“价格刺客”出没,莫羞窘慌乱,使出“金钟罩”勇于拒绝,呼唤“监管卫士”勇于维权。祗有多方共同发力,方能让“刺客”退却,让市场乱象得以净化,营造更和谐、放心的消费环境。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