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0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中国空间站今年转入常态化运营
http://www.CRNTT.com   2023-01-19 11:39:59


  中评社北京1月19日电/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报导,1月18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发布《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2年)》(以下称《蓝皮书》)。记者从《蓝皮书》发布会上获悉,中国去年完成了64次航天发射任务,创历史新高。其中,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全部6次飞行任务顺利完成,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圆满收官。今年,中国航天活动将继续维持高位运行,全年计划实施近70次发射任务。中国空间站正式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转入常态化运营模式。

  2022年,中国航天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就。《蓝皮书》显示,去年,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54次发射全部成功,并实现128次连续发射成功;长征六号甲运载火箭成功首飞;嫦娥五号样品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首次在月球发现新矿物“嫦娥石”;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卫星夸父一号成功发射,开展综合性太阳探测;等等。

  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举世瞩目。据《蓝皮书》介绍,2022年,天舟四号货运飞船、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等6次发射任务、2次载人飞船返回任务、3次货运飞船受控再入成功实施,组合体构型变化13次,任务实施密度刷新中国载人航天纪录。中国不仅攻克了空间站组装建造、大型柔性组合体控制、再生生保等多项核心关键技术,空间站技术水平跻身国际领先行列,还实现了在轨应用新突破,取得多项原创科技成果。

  转入常态化运营模式后,中国空间站今年还将完成1次货运飞船、2次载人飞船发射任务和2次返回任务。

  “我们将持续开展在轨飞行试验、地面任务支持等后续任务。”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系统副总指挥敬铮表示,神舟十五号和神舟十六号乘组连续驻留,开展航天员和货物连续出舱,支持空间科学、材料与技术试验项目,并进行空间站设施设备的维护维修和技术升级。其中,将首次实施小机械臂安装载荷、首次人货同时出舱等。

  除载人航天工程外,今年中国航天还将开展一系列重大任务:全面推进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测工程,开展嫦娥七号、天问二号等型号研制;发射多颗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科研卫星和业务卫星;完成长征六号丙运载火箭首飞,进一步完善长征火箭型谱。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