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1月3日电/据新华社报导,位于浙江嘉善的古镇西塘,在跨年夜迎来了五湖四海的数万名汉服爱好者,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用这种复古而又时尚的方式,告别旧岁迎新年。
“小古镇”浓缩“大市场”。已走过十届的西塘汉服文化周,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复兴带动年轻群体汉服消费的重要缩影。服饰、文创、非遗、手工艺、古风周边……汉服撬动百亿市场的背后,是国人日益彰显的文化自觉与自信。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岁末年初的古镇西塘,犹如回溯了千百年的模样。宽袍大袖、环佩叮当,身着各种朝代制式汉服的身影,穿行在巷月桥影之中。花车驶入朝代嘉年华,水乡舞台上礼乐交响……
以服扬善、华夏有礼。“汉服,是在我国古代汉族主要居住区,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不断变化发展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馆长卞向阳说,汉服与中国其他少数民族服饰一起,构成了中国绚丽多彩的传统服饰文化。
微信科普公众号“汉服新语”负责人天天说,汉服特征明显,包括交领右衽、系带、宽衣大袖等。很多人最初是被汉服的“形制美”所吸引,而随着慢慢深入瞭解,汉服的“内核美”更令人痴迷。
有意思的是,汉服爱好者之间喜欢互称“同袍”,其意源自《诗经》“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同袍”两字,有着同穿一类服饰的字面之意,更有分享共同爱好的亲密感和深刻的文化同根性。
不同于过往“小众”“另类”的印象,近年来,汉服文化不断“破圈”“扩圈”。围绕汉服的文化活动越来越丰富。由共青团中央发起、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的“中国华服日”,是传统服饰文化爱好者的盛宴。而包括浙江嘉善西塘在内的全国各地,更是积极推动着“汉服+目的地”的服务消费与文化传播。
据不完全统计,十年来,西塘汉服文化周已累计吸引了上百万汉服“同袍”和传统文化爱好者参与其中,带动相关产业收入超3亿元。
“汉服文化周已成为西塘古镇乃至整个浙江靓丽的文旅名片,带动了不少当地人致富,也给古镇带来新的人气和产值。”嘉善西塘旅游休闲度假区管委会副主任张海斌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