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世界繁荣稳定系于国际多边主义复兴
http://www.CRNTT.com   2022-12-17 09:39:56


Chandran Nair:一些政客和主流媒体死守旧世界观,窒碍世界观和国际秩序的推陈出新。(资料相)
  中评社香港12月17日电/泛亚洲智库Global Institute for Tomorrow的创办人和总干事Chandran Nair近日在英文《中国日报香港版》发表评论文章“世界繁荣稳定系于国际多边主义复兴”,内容如下。

  近几个月来,由中美两国元首于二十国集团峰展开会谈,到德国总理朔尔茨和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先后访华,以至卡塔尔世界杯凝聚民心的一幕幕,仿佛都为不稳的地缘政局带来契机。

  然而,近年各国﹙尤其是西方与中国﹚在意识形态和经贸问题上磨擦不断,这些国际事件是否代表世界各国已体会到意识形态和经贸冲突的祸害、明白彼此需要回归多边合作呢?事实上,在过去的十年间,各国因为意识形态上的分歧大幅减少高层会晤,即使举行了会谈,每每也流于形式。

  当然,并非所有会谈都流于形式。《蒙特利尔议定书》就是透过多边合作,在制止破坏臭氧层的议题上取得了实质成果。五十多年来,世界各地有不少像东盟那样重视融洽和繁荣稳定的合作组织,靠着成员国的共同努力,以非胁迫和制裁的外交手段维系彼此之间的和睦关系。这些成就是国际合作的典范,证明各国即使有不同利益,也可以团结一致共同应对挑战。另外,中英两国元首在八十年代就香港前途问题取得共识,这也证明高层会晤可以取得实质成果,即便谈判结果不符合旧世界秩序或西方利益。

  然而,这些会谈均是发生在千禧年前,如今时移世易,一股前所未有的危机正逐步迫近,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

  全球80亿人口正面对气候变化、粮食短缺、资源分配不均和贫穷等问题,而俄乌冲突和新冠疫症所带来的影响则进一步加剧了这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障碍了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发展,累加起来也足以危及人类存亡,因此极需全球共同努力应对。

  因此,全球各个区域需要通力合作,尽快回归谈判桌,开创划时代的深度对话。某些大国昔日靠着剥夺别国获得今时今日的领导地位,窒碍了全球的和平稳定发展,如今有义务与国际社会合作,促成有建设性的政治会谈。

  虽然国际合作有迫切性,但因为历史缘故,多个大型多边组织陷入地缘政治斗争,往往以西方意识形态马首是瞻。而一些倡议全球稳定的组织则被外界批评“挪用资金”或为西方作政治宣传和说项。因此,这些国际合作组织未能发挥应有作用,以联合国的碳抵消平台为例,它所提出的一系列倡议多是由西方国家主导,往往在缺乏国际社会支持下难以有所作为。

  国际间针对这种趋势的争辩往往陷于意识形态对垒,与寻求共识和解决办法的价值观背道而驰。西方国家及其盟友经常指责中国和俄罗斯与他们对着干,透过散播敌意来争取外界支持他们所奉行的政策。中国则指出西方对华任意实施贸易制裁,是存心打压中国企业、刻意遏制中国崛起之举。

  归根究底,战略竞争对手之间的对垒,无助克服彼此之间的意识形态和文化差异,也不符合全球大多数人的利益。

  一些政客和主流媒体死守旧世界观,窒碍世界观和国际秩序的推陈出新。如今愿意进行深度对话的国家少之又少,很难指望有领袖会主动邀约会谈。虽然高层会晤并不是灵丹妙药,不足以化解各方的猜疑和执念,但目前只能靠各国恢复有建设性的会谈才可有望打破僵局。

  所幸的是,一些领导人意识到了对话的迫切性。德国总理朔尔茨最近在《外交事务》杂志上撰文,告诫各国切勿孤立北京和限制对华合作。他的文章广为流传,显示西方也有一群知识分子,希望透过合作来解决国际社会面对的迫切问题。放眼世界,重视会谈的领导人不止朔尔茨一个。印尼总统佐科维多多选择在各国高举民族主义的年代积极提升印尼的国际地位。若有国家忧虑多边合作会削弱政府施政,他们可以参考东盟的成功例子,后者的团结精神取得了重大成果,为国际多边合作树立典范。虽然朔尔茨的文章不乏批评声音,但只能证明少数的民族主义者,善于强词夺理而已。

  宏观上看,要地缘政治回复正常,必须从扩大对话平台做起。这些平台应避免触及地缘政治争议,应集中讨论国家发展和社会繁荣稳定等共同价值观,以及粮食安全、气候变化和赤贫等日益受关注的议题。

  无疑,多边合作前路漫漫,道阻且长;但只要坚持开创建设性对话,就可重新建立国际互信,助力国际社会迈向新世界秩序,以多元的合作关系取代昔日西方主导各国关系的局面。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