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在实践中改造世界
http://www.CRNTT.com   2022-12-13 20:12:23


  中评社北京12月13日电/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报道,1845年春天,马克思在布鲁塞尔写下《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明确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爆发了三大工人运动,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革命实践迫切需要科学理论作为指导,马克思从无产阶级的实际需要出发写下《提纲》,对德国古典哲学进行继承和批判,分析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马克思在《提纲》里指出:“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马克思以实践的观点批判一切旧唯物主义,指出他们对事物只是从客体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当作实践去理解,不了解实践的能动的革命的意义。

  1846年以后,马克思恩格斯越来越多地把注意力集中于使科学共产主义理论同工人运动的实践相结合。他们认为,自己的观点只有得到验证后,才能使无产阶级相信是正确的,而理论的验证必须通过实践来完成。

  1848年欧洲革命爆发后,马克思恩格斯在德国创办《新莱茵报》,宣传无产阶级观点,指导德国革命。他们为报纸撰写了400多篇文章,近80万字,《新莱茵报》一度成为“革命年代德国最著名的报纸”。1864年第一国际成立,马克思恩格斯作为总委员会委员广泛深入地宣传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在工人运动中取得统治地位作了准备,为各国建立无产阶级独立政党奠定了基础。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一切理论的最终目的不是停留在“解释世界”,而是要解决社会现实问题,最终实现人的解放。而人的解放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实现。因此,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最终落脚点就是通过实践来“改变世界”。

  1889年,在社会主义运动和工人运动发展的基础上,恩格斯领导建立了第二国际。他捍卫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坚决同右倾机会主义作斗争,指出新的“国际”“再也不会是一个宣传的团体,而只能是一个行动的团体了”。第二国际宣布每年的5月1日为国际劳动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第二国际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使社会主义运动由西欧、北美扩展到东欧、拉美和东亚。列宁指出:第二国际在自己存在的25年间“完成了广泛传播社会主义,预先地、初步地、极简单地组织社会主义力量这样非常重要而有益的工作”。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