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中国治理体系的深层逻辑
http://www.CRNTT.com   2022-12-13 20:08:07


  中评社北京12月13日电/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报道,“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九章“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首句,也是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首次提出、一年多来耳熟能详的金句。党的二十大报告的英文版将此句翻译为“This country is its people; the people are the country”,可谓得其要旨。从来没有什么固若金汤的城池,只有始终坚守人民至上的立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才能始终赢得人民的拥护。

  由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熊万胜撰着的《江山与人民:中国治理体系解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为我们更好地从学理上把握和理解“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一重要论断提供了重要参照。本书是作者二十年来行走一线、思考中国社会的结晶。书中认为,我们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任务,实际上是构建了一个“社会放活、行政分权和政治强大”的总框架。因此,作者把研究重点放在国家治理中与百姓有直接关联的方面,即“社会治理”,力图说明中国共产党如何直面群众诉求的个体差异,如何积极回应幷有效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具象的社会需要直面差异性个体的人格化联结

  在中国的社会治理实践中,特殊或具象的人是广受关注的方面。关注人的具象性,需要实现系统力量与群众之间的有效联结,而中国的治理体系发挥出了联结上下的优势。本书提出,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集中制的基本框架下,采取群众路线的工作方式,直接面对有差别的个人,体察个体的需求和感受,构成了一种“体系化的联结模式”,具有更强的人格性,可称其为“人格化的社会整合模式”。

  书中提到,中国的精准扶贫实践,会对贫困户的具体情况进行详尽了解,做出非常有针对性的安排,而非按照一个标准发补助。对此,笔者深有同感。笔者曾作为挂职干部参与三年脱贫攻坚战。精准扶贫,实际上做的是点对点的有困必帮、有贫必扶,而不是大水漫灌、跑冒滴漏。每个贫困户门口的“明白卡”将其家庭的主要信息呈现出来,同时每一个干部对于贫困户之间“一对多”的“挂包帮”也将干部群众之间的链接直通到底。基于这样的信息收集与人格化联系而呈现出来的“画像”,才有助于现代国家机器精准到位地完成传统时代不可能完成的“数目字管理”。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