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3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打造中国高等教育“金名片”
http://www.CRNTT.com   2022-12-08 13:38:05


  中评社北京12月8日电/据中国教育报报导,“席卷全球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奔腾而至,网络改变教育、智能创新教育,网络和智能叠加催生高等教育变轨超车,作为人才摇篮、科技重镇、人文高地的中国大学,必须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2019年,在中国慕课大会上,《中国慕课行动宣言》发出响亮的声音。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的大背景下,中国慕课正以新的教育形态深刻改变着中国高等教育。在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传播中国文化、促进国际交流、应对疫情挑战、促进学习革命等方面,慕课作出的贡献有目共睹。

  如今,中国慕课,俨然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金名片”!

  中国慕课起航正当时

  想选修多位著名将军讲授的“军事理论”课?想和航天英雄杨利伟在直播课堂互动?想与守望敦煌50年的专家樊锦诗共话敦煌艺术?打破地域限制、突破校际差别,以慕课为抓手,只需联上网,就能连通高等教育殿堂的梦想之路——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共享。

  喀什大学学生谢姆西努尔·吐尔孙对慕课感慨万千,通过一块“改变命运的屏幕”,在喀什也能和地处上海的华东理工大学学生同堂听讲。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在清华大学,姚期智教授率先在线上开课,95岁的张礼教授与32岁的胡嘉仲老师联手开设“量子力学前沿选题”在线课。2月3日,清华大学全校57000余名师生在“云端”同上一堂课。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快速发展,通过慕课线上平台,知识得以跨越山海。技术迭代的背后,展现着中国慕课的高速发展。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