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3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走进榴乡品盛宴
http://www.CRNTT.com   2022-11-14 16:25:00


  中评社北京11月14日电/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导,石榴因味道甘甜、白若水晶、红如宝石,契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多子多福”的寓意而深受人们喜爱。来到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岂能错过近在咫尺的“中国石榴之乡”。

  榴园春色,绿波轻摇,诸子楼下,蓝天白云映衬下的榴花开得正艶,每一朵都如此精致。细看,一只金色花篮装满薄如蝉翼、鲜红如血的花瓣,让人不得不感叹大自然对待生命的用心。

  据有关史料记载,明朝末期,驻守滇南边陲的一名士兵,因思念远方的家人而将故乡的石榴种到了红土高原,以缓思乡之苦。几百年的栽培史,也让蒙自市新安所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镇,成为远近闻名的石榴小镇。

  收获时节,不能不到石榴小镇走一遭。天露晨曦,西南最大的石榴交易市场早已熙熙攘攘。各地口音的采购商随处可见,偶尔还会遇到几个肤色各异的外国友人,操着一口蹩脚的“普通话”与果农们讨价还价。他们自然是因蒙自石榴皮薄、果大、无公害,味甜、多汁、口感好的口碑而来,并将这片红土地的馈赠远销俄罗斯、越南、缅甸等国家和国内各大城市。石榴是小镇绝对的主角,人们看石榴,吃石榴,聊的还是石榴。聊石榴的收成、味道及价格,还聊石榴的种植、管护及药用,更聊石榴果酒与果汁的开发……

  石榴5-20年为丰产期,40年算得上老树,而100年以上真可谓“古树”了。老树结出的石榴生长缓慢、周期长,所以口感更好,籽软且甜。但树老产量低,大小不均匀、品相不好,所以百年老树并不多见。走进榴园,那些历经沧桑的枝干粗壮虬曲,长得如此“随性”,但也更具观赏性。当然,来到榴园,岂能不尝一尝这珍果的味道。这里提供采摘体验,想吃哪一颗剥哪一颗,直到把自然的馈赠尝个够,把甜美的汁液装满您所有的期待。

  离别榴园时,聪慧的榴乡人已将石榴种成了盆景,极富艺术感,颇具观赏性,让您方便带回家中。在家中,也能不错过石榴春日的花红,夏日的碧绿,秋日的果实,即使冬日临近,亦能看到金黄的榴叶诉说季节的更替。

  走进榴乡,听《石榴迎宾曲》,看《榴花翻飞》舞蹈,寻一寻石榴的“前世今生”,试一试榴花的味道,朵颐蜜汁般鲜甜的果实,感叹石榴盆景的精致,尝尽榴乡“种”出的文化盛宴。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