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1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内外兼修,打造学习型城市
http://www.CRNTT.com   2022-09-19 08:29:46


  中评社北京9月19日电/近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全球学习型城市网络会员”名单。在全球众多申报城市中,广州脱颖而出成为本年度唯一入选的中国城市。(9月15日《南方日报》)

  当今的城市竞争,归根结底是知识和人才的竞争。知识、人才从哪来?从学习中来。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朋友圈”,广州再添新名片——成为全球学习型城市网络会员,广州学习型城市建设站上新起点、迈出新步伐。这不仅打开了向世界展示广州的新窗口,也为广州对接国际标准、借鉴先进经验,提升文化软实力提供了新机遇。

  根深则叶茂,源远则流长。建设学习型城市,厚植文化根基,澎湃发展活力,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广州不断完善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持续营造“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浓厚氛围,满足市民多样化、个性化的终身学习需求。如今,广州构建了面向产业工人、来穗人员、城中村居民等各个群体的综合办学体系,建成了覆盖城乡的终身学习网络。以广州开放大学为例,该校实现学历教育、社会培训、老年教育并驾齐驱,打造求学圆梦、乡村振兴、学有优教和老有颐养的“工农师长”四大教学品牌。而这仅仅是广州推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一个缩影。

  崇尚学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让城市更文明,让生活更美好。到2035年,全面、高水平实现教育现代化,率先建成学习型社会和人力资源强市,是广州锚定的奋斗目标。建设学习型城市利在长远,要把这项系统工程办好,必须“内外兼修”。

  修炼内功,提升城市内涵。一个城市把学习作为“灵魂”的构成,这个城市就拥有了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千馆之城”迈向“智慧图书馆之城”,“博物馆之城”建设不断推进,打造优质城市“10分钟文化圈”和农村“10里文化圈”,文化惠民服务落实落细……“文化粮仓”更加丰实,学习资源泛在可及,美好生活获得滋养,城市就越有生命力。

  开放发展,增强城市引力。一个开放包容的城市必然充满活力。建设学习型城市,要见贤思齐,向内挖潜、向外探索。向内看,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广州要将深厚文化底蕴化作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阳光雨露”,让文化之光普照大地;往外看,向先发者追赶,与同行者共进,在交流互鉴中实现“美美与共”,持续提升城市显示度、美誉度、影响力。

  “学”无止境,行而不辍。期待广州在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打造服务全民的学习型社会过程中,持续焕发经典魅力与时代活力。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张冬梅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