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8月2日电/加快推进轻工业强国建设,是推动轻工业由大向强的关键之举。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等5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将质量提升列为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指导意见》围绕产品创新升级、质量保障、品牌培育、商业模式四个方面,对构建高质量的供给体系展开部署,通过供给、需求的良性循环和互动,有效驱动中国轻工业实现由大到强的跃升。
经济日报发表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刘虎沉文章介绍,作为中国国民经济的传统优势产业,轻工业体系完整、配套齐全,涵盖吃、穿、住、行、玩、乐、教等多个领域,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消费密切相关。轻工业为很多重要行业提供零部件和半成品,还吸纳大量就业人口,是稳就业、保就业的重要载体。提高轻工业的质量水平,既能推动轻工业实现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高质量发展,又能有效发挥轻工业稳发展利长远的作用。
一直以来,轻工业“三品”战略、消费品质量提升、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等一系列重大国家战略落地落实,进一步深化轻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力提升轻工消费品的品种丰富度、品质满意度、品牌认可度。截至2021年,中国轻工联在质量标准工作上取得一定成绩,组织制定标准1897项、轻工现行标准6641项,并积极对标国际标准,实现重点领域转化国家标准近400项,国际采标率超过95%。同时也应看到,当前轻工业中高端供给不足、国际知名品牌不多,难以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消费升级需求,造成消费能力外流,削弱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
文章提出,对此,须把握好质量提升的关键抓手,立足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从供需两端综合发力,以轻工质量打造轻工强国。
其一,以夯实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为支撑点,推动质量基础科技创新。国家质量基础设施涉及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市场监管等各方面要素,是质量强国战略的重要保障,是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技术支撑。标准决定质量,必须高质量推进轻工业多领域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推荐性标准清理优化再评估,充分释放市场主体自主制定轻工标准的活力,优化政府颁布标准和市场自主制定标准的二元结构。在标准引领下,推动国家质量基础设施资源要素有机融合,大力推广应用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为质量基础薄弱的中小企业提供全过程、全链条的质量协同服务。
其二,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为着力点,培育优秀轻工品牌。质量是设计和生产出来的,企业是轻工业质量提升和轻工强国建设的主力军。在数字化时代,数据作为企业的新型生产要素,能够有力驱动企业质量管理创新。基于科学的信息技术和数据分析,企业能更直观、全面地瞭解产品的质量情况和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真实反馈,及时改进、调整产品的设计方案和生产流程。须以工匠精神构筑企业质量文化,让匠心融入每一个车间、每一道工序,严格把控设计、生产流程中的每个细节,促进生产技术、工艺的发明创新,进而打造轻工精品,以质量提升打响中国轻工品牌。
其三,以回应民生关切为落脚点,满足消费升级需求。面对人民群众在健康、育幼、养老等方面的迫切需求,应推动功能食品、休闲健身产品、婴童用品等轻工产品高质量发展。聚焦食品、婴童用品、家居等群众关切的轻工领域,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社会舆论关注的重点问题,加大力度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推动轻工产品质量监管协同和监管机制创新,强化对市场行为的刚性约束。此外,当前居民消费结构从物质型为主向消费型为主升级的趋势日益明显。应借助数字化技术精准把握消费需求,在轻工产品中融入文化元素,打造产品、服务、文化相结合的新型商业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