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7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交通发展策略须有跨境思维
http://www.CRNTT.com   2022-07-31 16:26:06


  中评社香港7月31日电/据大公报报道,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昨日发表网志,他表示,政府去年12月已展开《交通运输策略性研究》,目标是明年下半年交代《策略性研究》的初步建议,幷在2025年公布以2050年为规划愿景的运输策略蓝图。此外,政府亦展开《跨越2030年的铁路及主要干道策略性研究》。

  香港长远交通运输策略,涉及大型基建,对促进香港长期繁荣稳定有重要影响。长远交通规划设计,必须以适应及配合香港未来发展为目标,香港当前除了旧区改造,重点是发展新界西北、新界北及明日大屿。这三大发展计划,有关规划既涉及区内交通网络,亦涉及跨境交通网络。

  好的交通规划,能为地区发展规划加分,否则影响规划预期效果。香港的未来,是融入国家发展规划,特别是融入大湾区发展。在思考香港未来交通发展策略上,除了积极解决本地交通问题外,必须思考区内与跨境交通系统之间的联系,与大湾区对接。

  对接,不仅是硬体上的对接,必须有前瞻性地,思考在软件上实现对接,香港才能真正融入国家发展策略,才能搭乘国家高速发展列车。如果仍然停留在画地为牢的封闭思维,未来的香港发展,将非常被动。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