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3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深悟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
http://www.CRNTT.com   2022-07-27 19:17:46


  中评社北京7月27日电/据人民网报导,在习近平总书记同外国领导人的交往中,有一个故事令人难忘。2018年,阿联酋阿布扎比王储穆罕默德请求中方赠送两本习近平总书记签名的阿文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他表示,这两本书,一本会留给自己阅读,另一本将收藏在总统府图书馆。作为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堪称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领导人著作之一,为国际社会瞭解中国、读懂中国打开了重要“思想之窗”。

  真理的力量穿越时空,伟大的事业薪火相传,思想的光芒照亮前程。前不久,《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英文版出版发行,再次引发海内外高度关注。这部权威著作凝结着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一步科学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对于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团结奋斗、勇毅前行,对于帮助国际社会及时瞭解这一重要思想的最新发展,加深对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之路,彰显历史主动。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掌握历史主动,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宗明义。犹记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定格下无数精彩瞬间,一届传递着“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理念的奥运盛会惊艶世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会镌刻下这一笔,世界将对中国道路有全新的认识。”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道路好不好,自己走了才知道。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概括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的十条历史经验,其中一条就是“坚持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拓于中国人民共同奋斗,扎根于中华大地,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大道之行,壮阔无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我们必须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又是我们开辟未来的根本保证,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

  中国之治,书写人间奇迹。2021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31元,较2012年翻了一番多;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十年前的第三十四位提升到现在的第十二位;我国群众安全感由2012年的87.55%上升至2021年的98.62%……在“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一个个数字为“中国之治”写下生动注脚。制度稳则国家稳,制度强则国家强。尽锐出战、攻城拔寨,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高瞻远瞩、态度坚决,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上下齐心、风雨共舟,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处变不惊、从容应对,有效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高超的治理能力,源自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领航,源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支撑。立足中国国情、在实践中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日益展现出旺盛的生机活力,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前进道路上,毫不动摇坚持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时俱进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就一定能推动“中国之治”迈向更高境界。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