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0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岁月变迁:新市镇发展 村民纷迁出
http://www.CRNTT.com   2022-06-21 18:32:05


  中评社北京6月21日电/据大公报报导,田夫仔村是本港的古乡村之一,村内原居民主要为蔡姓客家人。该古村的始创人蔡联友在明代崇祯年间,由东莞打猎至田夫仔,发现该处山清水秀,有平地耕作,群山围抱,免受海盗滋扰,遂联同亲友,举家迁此落户,垦荒耕植。繁衍至清代,有逾千村民聚居,村民要到深圳南头的宝安县城,缴纳田税。

  随着新市镇和经济的发展,因交通不便、通讯困难、水电不通等原因,村民陆续迁出。至上世纪80年代初,田夫村公立学校结束,一直荒废至今。

  至于莲花山公立学校位于元荃古道400多米高的莲花山深处,离田夫仔村约5公里山路。学校建于上世纪50年代中,由政府与莲花山周边的村民共同兴建。

  上世纪70年代起,随着屯门及荃湾等新市镇急速发展,村民陆续外迁,村校生源流失,加上受地理及硬件设施等限制,交通闭塞,难吸引村外学童就读,于上世纪80年代“杀校”,荒废至今。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