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5月23日电/据新华社报道,去年底,西方媒体一度热炒这样一则“新闻”:由于还不起中国贷款,非洲东部国家乌干达不得不将国内唯一的恩德培国际机场交由中国“接管”,成为中国“债务陷阱”的又一个“受害者”。
然而,如果所谓“中国债务陷阱论”属实,那为什么近年来广大亚非拉发展中国家还是纷纷“向东看”,同中国的南南合作越来越红火?事实真相究竟如何?
“中国债务陷阱论”是什么套路?
这是个别国家杜撰出的一套以偏概全、混淆视听的话语陷阱,惯用手法是选择性夸大发展中国家对华债务,闭口不谈中国融资带来的经济社会成效。大致套路如下:
“债务工具化”。中国借“一带一路”合作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巨额贷款,债务国以关乎国家命脉的战略资产作为抵押,还不起债就得向中国交出战略资产。
“债务不可持续”。中国利用不可持续的债务关系加重发展中国家债务负担,推高他们的违约风险,使他们陷入“债务困境”。
“债务不透明”。中国债务协议都设有保密条款,债务用途去向不透明。
这套说辞看起来言之凿凿,实际上经不起推敲。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是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最积极的方向之一,也是中国投融资合作的重点之一。我们不妨以非洲为例,把“中国债务陷阱论”掰开揉碎讲清楚。
谁是非洲最大的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