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以产业兴旺促乡村全面振兴
http://www.CRNTT.com   2022-04-26 08:05:54


  中评社北京4月26日电/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只有实现乡村产业振兴,才能更好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近年来,我国支持乡村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落地,推动实施了一批重大工程、重大项目,乡村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农业生产继续稳定发展,202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约8.14万亿元,占农业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比重的48.8%;农业全产业链条发展更加成熟,2020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超过23.2万亿元,较上年增加1.2万亿元,全国农业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16.69万亿元,随着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2020年,全国农林牧渔业休闲观光与农业农村管理服务实现增加值6213亿元,建设了一批产值超10亿元的特色产业镇(乡)和超1亿元的特色产业村;技术、人才等要素对农业发展的支撑不断增强,2020年,农林牧渔业科研和技术服务、教育培训与人力资源服务增加值分别为2515亿元、1520亿元,农业信息技术、农业金融等其他支持服务增加值为3717亿元,资金、人才、技术和信息等要素加快向农业流动。

  总的来看,我国乡村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仍有广阔发展空间,关键要在产业发展基础方面继续夯实,当前存在的一些短板弱项也需及时补足和加强。一方面,乡村产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仍不够强,表现出门类不全、规模较小、链条较短、布局较散的特征;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不高,品种、品质、品牌等方面都亟待提升,产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农民获得的增值收益都比较低;一些地方同质化竞争现象比较突出,产业的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都需增强。另一方面,农产品加工水平和能力有待提升,主要是农业发展方式较为粗放,农产品加工技术和装备等较为薄弱,农业标准化建设推进较为缓慢,这些都制约了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乡村产业发展的资源要素和配套设施支撑仍不足,制约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和平等交换的障碍依然存在,资金稳定投入机制尚未建立,技术研发支持力度不够,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尚不健全,乡村交通物流、网络通信、仓储冷链、商业网点等设施建设也有待加强。

  要解决好这些现实问题,需着眼国家重大战略需要,聚焦稳住农业基本盘的要求,顺应产业发展规律,立足农业产业特征,以农民为主体,以农业农村特色优势资源为依托,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作用,以更大力度、更实措施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

  一是做强做优现代农业。聚焦产业现存的关键薄弱环节切实发力,继续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提升农机装备研发应用水平,推动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信息化,形成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切实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加快推动现代农业标准体系建设,规范农产品生产过程和流通环节质量安全监管,把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纳入标准化管理轨道,逐步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国家农业标准化体系;完善农产品品牌建设体系,培育彰显地域特色的“新名片”。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