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全球供应链受阻 美国却在“剪羊毛”
http://www.CRNTT.com   2022-04-25 14:05:56


 

  当前通胀上行的宏观环境使全球债务规模持续走高,这令通胀棘手难解,易留难去。2020年是二战后全球债务飙升最大的一年,2021年债务规模高达近230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256%,即全球债务是经济总量的2.56倍。

  据国际清算银行(BIS)最新评估,不断飙升的全球能源和食品价格导致近60%的发达经济体的年通胀率超过5%,这是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的最高水平。50%以上发展中国家的通胀率也已超过7%。未来两年美国和欧洲大部分地区的通胀率将超过4.5%,其他许多发达经济体的通胀率将超过3.5%。BIS行长卡斯滕斯警告称:“一个关键信息是,我们可能将要进入一个新通胀时代。”整体看,全球经济已从过去30年通胀“大缓和”时期步入通胀常态化时期。

  ——俄罗斯是世界第11大经济体以及1/6的大宗商品供应国,美西方启动全方位、无差别的经济制裁把此等规模的经济体整个排除在贸易体系之外的做法,在全球化时代是没有先例的。俄乌冲突和疫情反覆深刻展现了国际政治经济领域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风险叠加、相互加速的趋势,具有很强的外溢性、破坏性。

  本轮经济全球化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以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为分水岭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前30年是高歌猛进的黄金发展期,之后则进入矛盾丛生的改革调整期。经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2010年欧债危机、2016年英国脱欧、2018年美发动贸易战、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和2022年俄乌冲突等数轮猛烈冲击,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内在矛盾不断发酵,旧有模式难以为继,新旧力量激烈博弈。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领域是贸易、投资、金融自由化,核心驱动力是跨国公司在全球拓展生产分工网络。近年来,美西方频频、全力干预经济,持续调整供应链,引发全球经济关系混乱,迄今更以自身安全凌驾他国之上的霸权逻辑、政治逻辑取代效率优先、合作共赢的经济逻辑、利益逻辑,掀起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非常规调整,支撑过去经济全球化的动力正不断受压递减。各国内顾倾向强化,单边、保护、孤立主义上升,资源民族主义抬头,发达国家泛化安全概念,致经济全球化的政治承载力持续受到削弱。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